时间: 2025-04-28 19:36: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9:36:38
收条:收条是一种书面证明,用于确认收到某人或某机构的钱款、物品或其他形式的财产。它通常包含收款人的姓名、收款日期、收款金额或物品描述、付款人的姓名或机构名称以及双方的签名。
收条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收”和“条”两个字组成,分别表示接收和条状文件。在古代,类似的文件可能被称为“收据”或“凭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词汇逐渐演变为现代的“收条”。
在许多文化中,收条是商业交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证明了交易的完成,还保护了双方的权益。在一些社会中,收条甚至具有法律效力,是解决纠纷的关键证据。
收条通常与正式、可靠和安全的情感联系在一起。它代表了交易的结束和责任的转移,给人以安心和信任的感觉。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需要在购物或支付服务费用后索取收条,以备将来查询或报销。
在诗歌中,收条可以被比喻为时间的见证,记录着每一笔交易的瞬间:
纸上的墨迹,时间的收条, 每一笔交易,都是岁月的见证。
收条的视觉形象通常是整洁、有序的,而与之相关的听觉联想可能是笔尖在纸上划过的沙沙声,或是打印机打印时的嗒嗒声。
在不同语言中,收条的对应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其功能和重要性通常是相似的。例如,英语中的“receipt”和西班牙语中的“recibo”都指代类似的文件。
收条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证明了交易的完成,还保护了交易双方的权益。在学习语言和进行跨文化交流时,理解和正确使用收条这一概念是非常重要的。
1.
【收】
(形声。从攴(pū),收(jiū)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收,捕也。 、 《诗·大雅·瞻卬》。传:“拘收也。”-女反收之。 、 《汉书·李广苏建传》-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 《后汉书·张衡传》-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
【组词】
收领、 收系、 收付、 收考、 收夷、 收劾、 收案、 收掩、 收执、 收禁、 收领
2.
【条】
(形声。从木,攸(yōu)声。本义:小枝)。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条,小枝 也。 、 《尔雅》-桑柳丑条。 、 《诗·周南·汝坟》-遵彼汝坟,伐其条枚。 、 陶潜《联句》-高柯擢条干,远眺同天色。 、 吴均《与朱元思书》-疏条交映。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柳条将舒。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养其旁条。
【组词】
条枚、 条枝、 条柯、 条修叶贯、 条叶、 条蔓、 条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