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1:14: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1:14:58
词汇“一夏”通常指的是一个夏季的时间段。字面意思是指“一个夏天”,在汉语中,它常常用来描述夏季的某个特定时期或者整个夏季的经历。
“一夏”作为一个词汇,其结构简单,由“一”和“夏”两个字组成。在汉语中,“夏”字本身就有夏季的意思,而“一”则表示数量或时间的一个单位。这个词汇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使用,如《诗经》中就有“夏之日,冬之夜”的描述,但“一夏”作为一个固定搭配,更多是在现代汉语中被广泛使用。
在**文化中,夏季常常与炎热、生长和活力联系在一起。因此,“一夏”不仅仅是一个时间概念,也承载着人们对这个季节的情感和记忆。在农业社会中,夏季是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因此“一夏”也与丰收和劳作紧密相关。
“一夏”可能让人联想到阳光、海滩、冰淇淋和暑假。它可能带来温暖、活力和快乐的情感反应,也可能让人回忆起童年或青春时期的某个特别夏天。
个人经历中,“一夏”可能与某个特别的旅行、学*经历或人际关系有关。例如,某个夏天可能因为一次难忘的旅行而变得特别。
在诗歌中,“一夏”可以用来营造季节的氛围:
阳光洒满大地,
一夏的温暖,
在心中悄然绽放。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one summer”,用法和含义与“一夏”相似,但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对夏季的感受和记忆可能有所不同。
“一夏”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仅是时间的标记,更是情感和记忆的载体。它在语言表达中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灵活的应用,对于理解和表达夏季的特色和个人的情感体验具有重要意义。
1.
【一】
(指事。“一”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数词。大写作“壹”。最小的正整数。常用以表示人或事、物的最少数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 、 《淮南子·诠言》-一也者,万物之本也。 、 《老子》-抱一而天下试。 、 《书·君奭》。传:“天子也。”-故一人有事于四方。 、 汉·贾谊《过秦论》-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 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一夫夜呼,乱者四应。(公元九二年六月,李存莇妻刘皇后听信宦官诬告,杀死大臣郭崇韬,时谣言纷起,人心惶惶。屯驻在贝州(现河北省清河县)的军人皇甫晖勾结党羽作乱,拥立指挥使赵在礼为帅,攻入邺都(现河南省安阳市)。邢州(现河北省邢台市)、沧州驻军相继作乱。)
【组词】
一境、 一丝、 一碗水往平处端、 一拳正打在心窝、 一人做一人当、 一客不烦二主、 一动不如一静、 一言抄百语、 一缘一会、 一路功名、 一盘一盒、 一清如水、 一毫不爽、 一息恹恹
2.
【夏】
(会意。据小篆字形,从页,从臼,从攵。页(xié),人头。臼(jù),两手,攵(suī),两足。合起来象人形。本义:古代汉民族自称)。
同本义。也称华夏、诸夏。
【引证】
《说文》。朱骏声曰:“就全地言之,中国在西北一小隅。故陈公子少西字夏,郑公孙夏字西。”-夏,中国之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