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2:14: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2:14:12
励精图治 是一个汉语成语,由四个字组成:励、精、图、治。字面意思是激励精神,图谋治理。基本含义是指振奋精神,努力把国家或组织治理好。这个成语强调的是通过个人的努力和决心来改善现状,通常用于描述领导者或管理者积极努力改善国家或组织的状况。
在文学作品中,励精图治 常用来形容历史上的明君或贤臣,如《史记》中描述汉武帝的治国理念。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常用,但在正式的演讲或文章中,它是一个有力的表达方式,特别是在讨论政治改革或企业管理时。在专业领域,如政治学、管理学,这个词汇被用来分析和评价领导者的行为和政策。
同义词:奋发图强、勤政爱民、励精求治 反义词:昏庸无能、荒淫无度、懒政怠政
同义词在强调努力和决心方面相似,但各有侧重。反义词则描述了与励精图治相反的行为和态度。
励精图治 这个成语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文献,如《左传》等历史文献中已有类似的表达。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文献和口语中,其含义和用法也逐渐固定下来。
在文化中,励精图治** 被视为一种积极的政治理念,强调领导者的责任和担当。在社会背景中,这个成语常被用来评价领导者的能力和成就,尤其是在国家治理和经济发展方面。
这个成语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联想到勤奋、决心和责任感。它激励人们为了更好的未来而努力工作,是正能量的象征。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在一次团队项目中遇到困难,团队领导励精图治,通过有效的沟通和策略调整,最终带领我们成功完成了项目。
在诗歌中,可以将励精图治 融入到表达决心和希望的诗句中:
晨曦初照,励精图治心,
破晓前行,共绘新篇章。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位领导者站在高处,俯瞰着他的国家或组织,眼中充满了决心和希望。听觉上,可以联想到激励人心的演讲或音乐,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strive for excellence" 或 "work tirelessly for improvement",虽然不完全等同,但传达了类似的努力和改进的精神。
励精图治 这个成语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还让我理解了积极进取和责任感的重要性。在未来的学和工作中,我将继续运用这个成语,激励自己不断进步。
厉精图治,将大有为。
请一月三朝,以副~至意。
公元前68年,大司马大将军霍光病死,御史大夫魏相建议汉宣帝刘询采取措施削弱霍氏权力。霍氏假借太后命令欲杀魏相,汉宣帝先发制人将霍氏满门抄斩,从此亲自处理朝政,振作精神,力图把国家治理得繁荣富强
1.
【励】
(形声。从力,厉声。本义:勉力,努力)。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勵,勉力也。 、 《书·立政》-用勵相我邦家。 、 《书·皋谟》-庶明励翼。 、 《鬼谷子·决篇》-励于一言。
【组词】
砺翼、 励志、 励节
2.
【精】
(形声。从米,青声。本义:挑选过的好米,上等细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精,择也。 、 《庄子·人间世》-鼓筴播精。 、 《论语》-食不厌精。
【组词】
精凿、 精粲
3.
【图】
(会意。从囗,从啚。囗(wéi),表示范围。啚(bǐ),“鄙”的本字,表示艰难。合起来表示规划一件事,需慎重考虑,相当不容易。本义:谋划,反复考虑)。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图,画计难也。 、 《诗·小雅·常棣》。传:“谋也。”-是究是图。 、 《仪礼·聘礼》-君与臣图事。 、 《公羊传·庄公十三年》-君不图与。 、 《战国策·秦策》-而天下可图也。
【组词】
试图、 图计
4.
【治】
(形声。从水,台声。①(chí)本义:水名。②引申义:治水;整治;修治)。
同引申义。
【引证】
郦道元《水经注》-昔禹治洪水。 、 褚少孙《西门豹治邺》-民治渠。 、 《聊斋志异·小翠》-遂治别院,使夫妇成礼。 、 《史记·孝武本纪》-其后治装行,东入海求其师云。
【组词】
治酒、 治步、 治任、 治行、 治缮、 治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