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0:11: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0:11:48
词汇“帖括派”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特定领域或历史时期的术语,或者是某个方言中的词汇。由于缺乏广泛的使用和明确的定义,对该词汇的深入分析可能会受到限制。以下是基于可能的含义进行的分析:
“帖括派”可能指的是一种特定的书法风格或流派,其中“帖”通常指书法的范本或样本,“括”可能意味着包含或概括,“派”则指一个艺术流派或风格。因此,“帖括派”可能指的是一种以特定书法样本为范本的艺术流派。
由于该词汇的不常见,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非常有限。在书法或艺术史的专业领域中,它可能被用来指代特定的书法风格或流派。
由于缺乏具体的历史文献,该词汇的词源和演变难以准确追溯。它可能是某个地区或时期的特定术语,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淡出使用。
如果“帖括派”确实指的是一种书法风格,那么它在文化和社会背景中的意义可能与传统书法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有关,反映了特定时期对书法艺术的重视和推崇。
对于书法爱好者或艺术学者来说,“帖括派”可能唤起对传统艺术的尊重和欣赏,而对于不熟悉书法的人来说,它可能只是一个陌生的术语。
由于该词汇的不常见,个人在生活中遇到与该词汇相关的经历或故事可能非常有限。
在创作中,可以将“帖括派”融入到描述传统书法艺术的故事或诗歌中,例如:
结合书法作品的图片,可以更好地理解“帖括派”的视觉表现,而结合传统音乐,可能有助于营造与该词汇相关的氛围。
由于该词汇的不常见,跨文化比较可能不适用。
“帖括派”作为一个特定领域或历史时期的术语,其使用和理解可能受到限制。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对特定文化或艺术领域的认识,但在日常交流中可能并不实用。
1.
【帖】
(形声。从巾,占声。本义:古代字写在布帛上叫帖)。
写在帛上的书签。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木部曰:“检,书署也。”木为之谓之检,帛为之则谓之帖,皆谓幖题,今人所谓签也。”-帖,帛书署也。
2.
【括】
(形声。本义:结,扎束)。
用绳或带子结扎,捆束。
【引证】
《说文》。按,絜者,束也。-括,絜也。 、 《易·坤》。注:“结也。”-括囊。 、 《韩诗章句》-括,约束也。 、 《左传·襄公三十年》。注:“子结。”-卫北宫括。 、 《淮南子·齐俗》-羌人括领。 、 马中锡《中山狼传》-内狼于囊,遂括囊口。(内:纳。)
【组词】
括囊、 括发、 括结、 括约肌
3.
【派】
英文pass的音译
【组词】
派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