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3:49: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3:49:53
玉杵臼:字面意思是指用玉石制成的杵和臼。杵是用来捣碎或研磨物品的工具,臼则是放置物品的容器。在古代,玉杵臼常用于研磨药材或制作精细的食品,因其材质珍贵,也常被视为贵族或皇室的象征。
玉杵臼的词源较为直接,由“玉”和“杵臼”组成。在古代,玉作为一种珍贵的材料,常被用于制作各种器具,杵臼作为日常工具,玉制的杵臼自然成为一种奢华的象征。随着时间的推移,玉杵臼在文学和神话中的使用逐渐增多,成为一种文化符号。
在**传统文化中,玉象征着纯洁、高贵和吉祥。玉杵臼因此也承载了这些象征意义,常被用于描述贵族或皇室的生活,或在神话故事中作为神仙的工具。
玉杵臼给人以高贵、神秘和精致的感觉。它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宫廷的奢华生活,或是神话中的仙境。
在参观故宫博物院时,我曾见过一件精美的玉杵臼,其细腻的工艺和温润的质感令人印象深刻,让我对古代工匠的技艺赞叹不已。
在诗歌中,玉杵臼可以被用来描绘一个宁静而高雅的场景:
月光下,玉杵轻敲玉臼,
细碎声中,药香四溢。
古韵悠长,似仙境梦回,
玉的光辉,映照千年。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古装女子在月光下,用玉杵轻轻敲打着玉臼,周围弥漫着淡淡的药香。这样的场景不仅视觉上给人以美的享受,听觉上也是一种宁静的体验。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珍贵材质制成的工具也可能存在,但玉杵臼因其在**文化中的特殊地位,可能在其他文化中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或概念。
玉杵臼作为一个词汇,不仅承载了物质层面的意义,更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和社会象征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文化背景,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
1.
【玉】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根绳子,串着一些玉石。“玉”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 、 《礼记·曲记》。疏:“玉谓佩也。”-君无故玉不去身。 、 《虞书》。郑注:“执之曰瑞,陈列曰玉。”-五玉。 、 《周礼·王府》-王齐则共食玉。 、 《书·洪范》-惟辟玉食。 、 《左传》-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组词】
玉情儿、 玉墀、 玉阙、 玉虚、 玉树、 玉砚、 玉雕、 玉栏
2.
【杵】
(形声。从木,午声。本义:舂米的棒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杵,舂杵也。 、 《易·系辞》传-断木为杵,掘地为臼。
【组词】
杵臼交、 杵臼、 杵头
3.
【臼】
(象形。小篆字形,象舂米器具形,中间的四点表示有米。本义:中部下凹的舂米器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臼,舂也。古者掘地为臼,其后穿木石。 、 《易·系辞下》-断木为杵,掘地为臼。 、 贾思勰《齐民要术》-择满臼,舂之而不碎。
【组词】
臼杵、 臼塘、 臼中无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