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3:28: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28:57
“司勋”一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源自古代官职名称。在古代,司勋是指负责记录功勋、赏罚的官员,属于礼部下属的一个职务。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管理勋绩”的人。
在古代文献和历史记载中,“司勋”常用于指代负责功勋记录的官员。在文学作品中,这个词可能被用来营造历史氛围或指代特定的官职。在现代语境中,由于其专业性和历史性,这个词较少出现在日常口语或现代文学中。
“司勋”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具体词源可以追溯到周朝的官制。随着历史的发展,这个词逐渐固定为特定的官职名称。在现代汉语中,由于官制的变迁,这个词的使用频率大大降低。
在古代**,司勋的职责是记录和评定官员和士兵的功绩,这直接关系到个人的荣誉和晋升。因此,司勋在古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
对于现代人来说,“司勋”可能带来一种历史感和权威感。它让人联想到古代的官僚体系和严格的等级制度。
在现代生活中,“司勋”这个词可能更多出现在历史研究或古代官制复原的项目中。例如,在参与一个关于古代官制的学术研讨会时,可能会涉及到对司勋职责和影响的讨论。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官场的诗歌时,可以使用“司勋”这个词来增加历史氛围:
古道风尘,司勋笔下,
功名簿上,几人留芳?
结合古代官服的图片或古代官场的音乐,可以更好地理解“司勋”这个词所代表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存在类似负责记录功绩的官职,但其名称和具体职责可能有所不同。例如,罗马帝国的“quaestor”也有类似的职责。
“司勋”这个词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见,但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了解这个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的官制和社会结构。在语言学和表达中,适当地使用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加语言的深度和丰富性。
1.
【司】
(指事。甲骨文字形,表示一个人用口发布命令,有统治、管理义。从反后,意思说,与帝王“后”相对为“司”,即有司。本义:职掌,主管)。
同本义(含负责掌握、处理之意)。
【引证】
《说文》-司,臣司事于外者。 、 《广雅》-司,臣也。 、 《小尔雅》。按,周官四十有一司,司者,理其事也。-司,主也。 、 《周礼·师氏》-司王朝。 、 《广雅》-司,主也。 、 《礼记·曲礼》。疏:“凡言司者,总其领也。”-曰司徒。 、 《韩非子·三守》-至于守司囹圄,禁制刑罚,人臣擅之,此谓刑劫。 、 《韩非子·扬权》-使鸡司夜,令狸执鼠,皆用其能,上乃无事。 、 宋·苏轼《教战守》-役民之司盗者,授之以击刺之术。
【组词】
各司其事;司籍、 司掌、 司方、 司铎、 司衡、 司勋、 司卫
2.
【勋】
(形声。小篆字作“勲”,从力,熏声。古文从力,员声。本义:特别大的功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勲,能成王功也。从力,熏声,古文員声。 、 《尔雅》-勲,功也。 、 《周礼·司勲》-王功曰勲。 、 《左传·襄公二十一年》-圣有谟勲。 、 《尹宙碑》-勋功有章。 、 《三国志·郭嘉传》-追思嘉勋,实不可忘。 、 《乐府诗集·木兰诗》-策勋十二转。 、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勋重于当世。 、 《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古者人臣,功有五品,以德立宗庙定社稷曰勲。
【组词】
勋胤、 勋垂竹帛、 勋力、 勋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