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43: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43:16
词汇“历问”在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可能是一个特定领域或特定语境下的术语,或者是某个方言中的词汇。由于缺乏广泛的使用和明确的定义,对该词汇的深入学习和分析存在一定的困难。不过,我们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由于“历问”不是一个标准汉语词汇,我们无法提供一个确切的基本定义。它可能是由“历”(经历、历史)和“问”(询问、问题)两个字组合而成的,可能意味着“对历史或经历的询问”或“历史性的问题”。
由于缺乏广泛的使用,我们无法提供“历问”在不同语境下的具体使用情况。它可能在某个特定的文学作品、学术论文或方言中出现,但这些情况需要具体案例来分析。
由于“历问”不是一个标准词汇,我们无法提供具体的例句。
由于“历问”不是一个标准词汇,我们无法提供相关的同义词和反义词。
由于“历问”不是一个标准词汇,我们无法探讨其词源和历史演变。
由于“历问”不是一个标准词汇,我们无法分析其在特定文化或社会背景中的意义和影响。
由于“历问”不是一个标准词汇,我们无法讨论其带来的情感反应或联想。
由于“历问”不是一个标准词汇,我们无法分享相关的个人经历或故事。
由于“历问”不是一个标准词汇,我们无法尝试将其融入到诗歌、故事或其他创作中。
由于“历问”不是一个标准词汇,我们无法结合图片、音乐或视频探讨其带来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由于“历问”不是一个标准词汇,我们无法比较其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及其使用情况。
由于“历问”不是一个标准词汇,我们无法总结对其的理解,也无法反思它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由于“历问”不是一个标准汉语词汇,我们无法对其进行深入的学习和分析。如果“历问”是在特定语境或领域中使用的词汇,建议提供更多的上下文信息以便进行更准确的分析。
1.
【历】
(形声。从謪,厤(lì)声。从“止”,表示与脚、行走有关。本义:经过)。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历,过也。 、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深践戎马之地, 足历王庭,垂饵虎口。 、 清·姚鼐《登泰山记》-历齐河。 、 《三国志·诸葛亮传》-已历三世。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身不历农亩之劳。 、 清·张廷玉《明史》-历两京左右通政。
【组词】
身历、 历时、 历劫、 历岁、 历载、 历远、 历纪
2.
【问】
(形声。从口,门声。本义:问,询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问,讯也。 、 《书·吕刑》-皇帝请问下民。 、 《周礼·大宗伯》-时聘曰问。 、 《仪礼·聘礼》-小聘曰问。 、 《论语》-问人于他邦。 、 《礼记·学记》-善问者如攻坚木。 、 《乐府诗集·木兰诗》-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 《列子·汤问》-问其故。 、 《后汉书·列女传》-跪问其故。 、 《史记·孔子世家》-景公问政孔子。 、 《史记·滑稽列传》-豹往到邺,会长老,问之民所疾苦。 、 《左传·庄公十年》-既克,公问其故。 、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笑问客从何处来。 、 宋·欧阳修《归田录》-康肃问曰。 、 《左传·庄公八年》-公问不至。
【组词】
到食堂问一下开饭的时间;问途、 问信、 问官答花、 不耻下问;查问;发问;讯问;追问;自问;不懂就问;问字、 问岁、 问禁、 问遂、 问对、 问知、 问俗、 问卦、 问经、 问龟、 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