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5:20: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5:20:39
词汇“怯慑”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怯”和“慑”。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怯慑”的字面意思是因害怕而退缩或不敢行动。其中,“怯”表示胆小、害怕,“慑”表示因恐惧而受到影响或控制。
“怯”和“慑”都是古代汉语词汇,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古代文献中,这两个字常常单独使用,后来逐渐结合成“怯慑”这个复合词,用以更精确地描述因恐惧而产生的退缩行为。
在**传统文化中,勇敢和无畏被视为美德,而怯慑则常常被视为负面品质。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如面对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时,怯慑也可能被理解为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反应。
“怯慑”这个词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负面的,它让我联想到无力、恐惧和退缩。在表达时,这个词可以帮助我更准确地描述因恐惧而产生的复杂心理状态。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在一次公开演讲中感到怯慑,那种心跳加速、喉咙发干的感觉至今难忘。这次经历让我更加理解“怯慑”这个词的含义。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怯慑”:
夜幕低垂,星光怯慑,
风声鹤唳,心悸难遏。
结合图片,我可以想象一个人面对巨大阴影时的表情和姿态,那种因恐惧而僵硬的身体语言。在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紧张的背景音乐,如心跳加速的声音。
在英语中,与“怯慑”相对应的词汇可能是“intimidated”或“fearful”,但这些词汇在语境和情感色彩上可能略有不同。
通过对“怯慑”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这个词汇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情感表达。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准确使用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更精确地传达复杂的情感和心理状态。
1.
【怯】
(形声。从心,去声。《说文》:本从犬。本义:胆小,畏缩)。
同本义 怯,多畏也。从犬,去声。杜林说,从心或曰劫省声。——《说文》。
【引证】
《贾子道术》-持节不恐谓之勇,反勇为怯。 、 《孙子·军事》-怯者不得独退。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五不行,示赵弱且怯也。
【组词】
怯怯乔乔、 怯壳儿、 怯症、 胆怯、 羞怯
2.
【慑】
(形声。从心,聂声。本义:恐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慑,失气也。 、 《礼记·乐记》。注:“犹恐惧也。”-柔气不慑。 、 《礼记·曲礼》。注:“犹怯惑也。”-则志不慑。 、 《荀子·礼论》-不至于隘慑伤生。 、 邵长蘅《阎典史传》-贼连毙者三,气慑,扬帆去。 、 宋·苏轼《教战守》-使其心志安于斩刈杀伐之际而不慑。
【组词】
慑怯、 慑气、 慑息、 慑慑、 慑惮、 慑怖、 慑畏、 慑愕、 慑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