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47: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47:47
词汇“擢跻”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擢”和“跻”。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擢跻”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擢”字的基本含义是提拔、选拔,而“跻”字的意思是上升、晋升。因此,“擢跻”整体上指的是通过选拔或提拔而上升到更高的地位或职位。
在文学作品中,“擢跻”常用来描述人物通过努力或机遇获得晋升的情节,如“他凭借卓越的才能和不懈的努力,终于擢跻至公司高层。”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正式或专业领域,如企业管理、政治等领域,它是一个恰当且正式的表达。
“擢”字最早见于《说文解字》,原意为拔取、选拔。“跻”字同样在《说文解字》中有记载,原意为上升、登高。这两个字结合形成的“擢跻”,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使用,如《左传》等历史文献中就有提及。
在**传统文化中,“擢跻”体现了社会对个人才能和努力的认可,是社会流动和个人成就的象征。在现代社会,这一概念仍然被广泛应用于职场晋升、学术晋升等方面。
“擢跻”这个词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感觉,它代表了个人通过努力获得成功的喜悦和成就感。在联想上,它可能让人想到辛勤工作后的回报和职业生涯的上升轨迹。
在个人经历中,“擢跻”可能与职场晋升的经历相关,比如通过项目成功或业绩突出获得职位提升。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岁月如梭,擢跻之路,星光不问赶路人。”
视觉上,“擢跻”可能让人联想到阶梯、上升的图表或职业阶梯的图像。听觉上,可能与庆祝晋升的掌声或音乐相关联。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promotion”或“advancement”,虽然这些词汇在语义上与“擢跻”相似,但在文化内涵和使用语境上可能有所不同。
“擢跻”是一个富有积极意义的词汇,它不仅代表了个人在社会或组织中的地位提升,也反映了社会对个人努力的认可。在学*语言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并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融入相关文化背景。
1.
【擢】
(形声。从手,翟(dí)声。本义:抽引,拉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擢,引也。 、 《方言二》-擢,拔也。 、 《小尔雅》-拔根曰擢。 、 《史记·范雎列传》-擢贾之发,以赎贾之罪,尚未足。 、 枚乘《上书谏吴王》-夫十围之木,始生如蘖,足可搔而绝,手可擢而拔。 、 《韩非子·奸劫弑臣》-卓齿之用齐也,擢湣王之筋,悬之庙梁。 、 宋·苏轼《惠州李氏潜珍阁铭》-蔚鹅城之南麓,擢仙李之芳根。 、 汉·王符《潜夫论》-车上御驰马,蓬中擢舟船。 、 明·刘基《如梦令·题画》-风起,风起,擢入白擢花里。
【组词】
擢筋剥肤、 擢发
2.
【跻】
(形声。从足,齐声。本义:升,登)。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跻,登也。 、 《易·震》-跻于九陵,勿逐。 、 《诗·豳风·七月》-跻彼公堂,称彼兕觥。 、 王褒《洞箫赋》-跻踬连绝。
【组词】
跻踬、 跻览、 跻险、 跻登、 跻峰造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