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40: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40:08
斯须(sī xū)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极短的时间,片刻。它强调时间的短暂性和瞬间性,常用来形容时间非常短暂,转瞬即逝。
斯须在文学作品中常用来营造一种时间流逝迅速的感觉,增强文本的紧迫感或感慨。在口语中,它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某些正式或文学性的对话中会出现。在专业领域,如物理学或哲学中,它可能用来讨论时间的本质或瞬间的性质。
同义词:片刻、瞬间、顷刻、霎时 反义词:长久、永恒、漫长
这些同义词在细微差别上可能有所不同,如“片刻”可能稍微长一些,而“瞬间”则更强调即刻发生的动作。
斯须的词源较为古老,源自古代汉语,其使用可以追溯到《诗经》等古代文献。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使用逐渐减少,但在文学和正式文体中仍保留其位置。
在文化中,时间观念往往与自然变化和人生哲理相联系。斯须的使用反映了人对时间流逝的敏感和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斯须这个词给我带来一种淡淡的哀愁和时间的无情感。它让我联想到生命中的瞬间美好和不可避免的流逝。
在我的生活中,斯须这个词常在我反思时间管理和珍惜当下时出现。它提醒我抓住每一个瞬间,因为它们都是宝贵的。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斯须:
斯须的花开,斯须的花落,
生命的旋律,在时间的长河中轻轻摇曳。
斯须让我联想到快速流动的河水或转瞬即逝的烟花,视觉上是一种动态的、短暂的美。听觉上,可能是钟表的滴答声,提醒我们时间的流逝。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moment”或“instant”,它们也有类似的短暂时间的含义,但在文化内涵和使用频率上可能有所不同。
斯须这个词在汉语中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情感内涵,它不仅是一个描述时间的词汇,更是一种对生命和存在的深刻反思。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是一个重要的词汇,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表达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1.
【斯】
(会意。从斤,其声。其所以盛木柿。斤,斧子。本义:劈;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斯,析也。 、 《诗·陈风·墓门》-墓门有棘,斧以斯之。 、 《书·酒诰》。郑注:“析也。”-有斯明享。 、 《汉书·严助传》。注:“析薪者也。”-厮(斯)舆之卒。
2.
【须】
(本字作“须”。后来写成有鬚,现在又简化为“须”。象形。从页,从彡,页(xié),头,彡(shān),表毛饰。指人面上的毛。本义:胡须)。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须,面毛也。 、 《礼记·礼运》引《说文》-须,谓颐下之毛。 、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有君子白皙鬒须眉。 、 《礼记·玉藻》-大夫以鱼须文竹。 、 《汉书·高帝纪》-美须髯。 、 《乐府诗集·木兰诗》-下担捋髭须。 、 《汉书·李广苏建传》-须发尽白。
【组词】
须眉浊物、 虬须、 银须;黄须;长须;软须;须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