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4:35: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4:35:22
“得意忘象”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庄子·外物》:“得意而忘言,得鱼而忘荃。”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当一个人非常满意或高兴时,他可能会忘记最初的目的或形式。基本含义是指人们在达到目的或获得成功后,往往会忽略或忘记达成这一目标所依赖的手段或过程。
在文学中,“得意忘象”常用来描述人物在成功后的心态变化,如忘记初心或忽视他人的感受。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批评那些成功后变得傲慢或忘本的人。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管理学,这个词汇可以用来分析人们在成功后的行为模式和心理状态。
“得意忘象”源自道家思想,特别是庄子的哲学,强调在达到目的后不应忘记达成目的的手段。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语境,用以批评或提醒人们在成功后保持谦逊和感恩。
在**文化中,谦逊和感恩被视为重要的美德。因此,“得意忘象”这个成语在社会交往中常被用来提醒人们不要因为一时的成功而忘记自己的根和帮助过自己的人。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警惕和反思。它提醒我,在任何成功或成就面前,都应保持谦逊和感恩的心态,不应忘记那些在过程中支持我的人。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曾见过一些同事在获得晋升或重大成就后变得得意忘象,这最终影响了他们的职业发展和人际关系。这个成语提醒我,无论未来取得多大的成就,都应保持谦逊和感恩。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得意忘象心自远,不忘初衷梦常在。”
想象一个成功人士在颁奖典礼上接受荣誉,但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对过去支持者的忽视。这种视觉形象与“得意忘象”的含义相符。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忘恩负义”(ingratitude)或“忘本”(forget one's roots),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核心含义相似。
“得意忘象”这个成语深刻地反映了人们在成功后可能出现的心态变化。它不仅是一个批评的工具,也是一个自我反思的镜子,提醒我们在任何成就面前都应保持谦逊和感恩。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成语是一个重要的工具,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描述人际关系中的复杂情感和行为。
非夫聪明深达,得意忘象,其孰能知乎?
昔人深于画者~,其形模位置有不可以常法观者……。
1.
【得】
绝对必要或应当去做。
【引证】
唐·杜甫《石壕吏》-犹得备晨炊。
【组词】
有错误就得批评;做得好就得表扬
2.
【意】
(会意。从心从音。本义:心志。心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意,志也。 、 《春秋繁露·循天之道》-心之所谓意。 、 《史记·项羽本纪》-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 汉·贾谊《过秦论》-通其意。 、 晋·陶渊明《饮酒》-中有真意。 、 明·魏禧《大铁椎传》-不快我意。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无意则已。 、 《齐民要术》-蔡伦立意造纸。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其意深长。
3.
【忘】
(会意兼形声。从心,从亡,亡亦声。本义:忘记,不记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忘,不识也。 、 《诗·郑风·有女同车》-德音不忘。 、 《列子·周穆王》。释文:“不记事也。”-中年病忘。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忘路之远近。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宠辱偕忘。 、 诸葛亮《出师表》-忘身于外。
【组词】
忘魂、 忘昏、 忘反、 忘年、 忘味、 忘食、 忘却、 忘生舍死、 忘先
4.
【象】
(象形。甲骨文字形,突出其长鼻。本义:大象,一种哺乳动物)。
象科的,特别是象属(Elephas)和非洲象属(Loxodonta)的体型极大而粗重的几乎无毛的四足动物。
【引证】
《说文》-象,南越大兽,长鼻牙,三年一乳。像鼻牙四足尾 之形。 、 《山海经·南山经》-祷过之山多象。 、 《汉书·司马相如传》-穷奇象犀。 、 《汉书·张骞传》-其民乘象以战。 、 《诗·鲁颂·泮水》-元龟象齿,大赂南金。 、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象有齿以焚其身。
【组词】
象口、 象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