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29 18:26: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18:26:14
得手 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成功地完成某项行动或达到某个目的。在日常生活中,它通常用来描述某人成功地完成了某个计划或行动,尤其是那些需要技巧、策略或运气的活动。
“得手”一词源于古代汉语,最初可能用于军事或武术领域,指成功地攻击或防御。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应用范围扩大,现在广泛用于各种语境中。
在**文化中,“得手”常带有一定的策略性和技巧性,强调在竞争或挑战中取得成功的重要性。
“得手”一词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积极的,因为它意味着成功和成就。它可能让人联想到智慧、策略和努力的结果。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一次团队项目中,我们通过精心策划和团队合作,最终得手了那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让我深刻体会到“得手”的含义。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得手”来描述一个角色在复杂情感纠葛中的胜利:
月下独酌,心事重重, 情网密布,终得手。 一缕清风,吹散愁云, 爱恨交织,笑中带泪。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侦探在黑暗中成功地解开了一个复杂的谜题,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听觉上,可以联想到胜利的音乐旋律,如电影《007》系列中的主题曲。
在英语中,“得手”可以对应为“succeed”或“pull off”,但这些词汇在语境和情感色彩上可能有所不同。
“得手”是一个富有动态和成就感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成功的结果,还暗示了过程中的策略和努力。在学*语言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得手”可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表现力。
1.
【得】
绝对必要或应当去做。
【引证】
唐·杜甫《石壕吏》-犹得备晨炊。
【组词】
有错误就得批评;做得好就得表扬
2.
【手】
(象形。小篆字形,象伸出五指形。本义:人体上肢的总称,一般指腕以下的部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今人舒之为手,卷之为拳。其实一也。故以手与拳二篆互训。”-手,拳也。 、 《易·说卦》-艮为手。 、 《素问·阴阳别论》。注:“手谓气口。”-三阴在手。 、 《礼记·少仪》。注:“手拜,手至地也。”-则不手拜。 、 《公羊传·宣公六年》注-头至手曰拜手。 、 《诗·邶风·北风》-携手同行。 、 、 《诗·邶风·击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组词】
手纽、 手杻、 手脚了得、 手帕交、 手击子、 手本、 手式、 手灵、 手械、 手梏、 手格、 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