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8:00: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00:48
守阙抱残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坚守残缺不全的东西,不愿意放弃或改变。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固执己见,不愿意接受新事物或改进现状。
在文学作品中,守阙抱残 常用来批评那些因循守旧、不愿变革的人物或思想。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形容某人过于保守,不愿意接受新鲜事物。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或社会学,这个词汇可能用来描述某种文化或制度的顽固性。
守阙抱残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于变革的保守态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含义逐渐固定,成为描述保守主义的常用语。
在传统文化中,守阙抱残** 有时被视为一种美德,特别是在强调传统和稳定的社会环境中。然而,在现代社会,这种态度往往被视为阻碍进步和创新的障碍。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负面的,因为它通常与固执、不愿改变的态度相关联。在思考和表达中,我会尽量避免使用这个词汇,以免给人留下保守或不开放的印象。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遇到过一些守阙抱残的同事,他们拒绝接受新的工作方法,这严重影响了团队的创新和效率。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时光流转,新月如钩, 守阙抱残,心事重重。 不愿放手的旧梦, 在变革的风中颤抖。
想象一幅画面:一个老人坐在古老的庭院中,手中紧握着一本破旧的书,周围是现代化的建筑和喧嚣的城市生活。这种对比强化了守阙抱残的主题。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stick in the mud" 或 "set in one's ways",它们都传达了一种不愿意改变的态度。
守阙抱残 这个词汇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帮助我理解并识别那些不愿意接受新思想和变化的人或情况。通过学和使用这个词汇,我能够更准确地表达我的观点,并促进更有效的沟通。
守阙抱残非好事,神州国粹太飘零。
1.
【守】
(会意。从宀,从寸。宀表示房屋;寸是法度。合起来表示掌管法度。本义:官吏的职责,职守)。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寺,廷也;府,文书藏也。-守,官守也。从门,寺府之事也。 、 《书·舜典》-五载一巡守。 、 《左传·二十一年》-王巡虢守。 、 《周礼均人》。注:“地守,衡虞之属。”-均地守。 、 《周礼·内宰》。注:“宿卫者。”-纠其守。 、 《荀子·王制》。注:“谓地也。”-虽守者益。 、 《左传·隐公五年》-官司之守,非君所及也。 、 《孟子·公孙丑下》-我无官守,我无言责也。
2.
【阙】
去除。
【引证】
《周礼》-以待会而考之,亡者阙之。
挖掘。
【引证】
《左传》-若阙地及泉。
3.
【抱】
(形声。从手,包声。本义:用手臂围住)。
同本义。
【引证】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公然抱茅入竹去。 、 清·梁启超《谭嗣同传》-遂相与一抱而别。 、 宋·苏洵《六国论》-犹抱薪救火。
【组词】
抱石、 抱嫁、 抱冰
4.
【残】
(形声。从歹(è),戋(jiān)声。从“歹”表示与死亡有关。本义:伤害)。
同本义。
【引证】
《苍颉篇》-残,伤也。 、 《战国策·秦策》。注:“灭也。”-昔智伯瑶残范中行。 、 《诗·大雅·民劳》-废为残贼。 、 《战国策·齐策》。注:“坏也。”-则汝残矣。 、 《史记·樊郦滕灌传》。集解:“谓多所杀伤也。”-凡二十七县残。 、 《战国策·秦策》。注:“害也。”-张仪之残,樗里疾也。 、 《周礼·夏官》-放轼其君则残之。 、 《左传·宣公二年》-残名以逞。
【组词】
摧残、 残心、 残贼、 残灭、 残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