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17: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17:42
“叶落知秋”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看到树叶落下就知道秋天已经来临。这个成语用来比喻通过细微的迹象或变化就能预知事物的发展趋势或季节的更替。
在文学作品中,“叶落知秋”常用来描绘季节的变迁,表达时光流逝的感慨。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用这个成语来比喻对事物变化的敏感或预见能力。在专业领域,如气象学或农业,这个成语可能被用来描述自然现象的观察和预测。
同义词“见微知著”和“一叶知秋”都强调通过小迹象看到大趋势,但“叶落知秋”更侧重于季节的变迁。反义词则表示只看到局部或表面,缺乏全面的认识。
“叶落知秋”源自**古代的农耕文化,人们通过观察自然现象来安排农事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广泛应用于文学和日常生活中,用以比喻各种预见和洞察。
在文化中,秋天常被赋予丰收和成熟的象征意义,而“叶落知秋”则强调了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顺应。这个成语也反映了人对自然现象的细致观察和深刻理解。
这个成语给人以深沉和哲理的感受,让人联想到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循环。它提醒人们要敏锐地观察生活,从中汲取智慧。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一次旅行中看到树叶逐渐变黄并落下,那一刻我深刻体会到了“叶落知秋”的意境,感受到了季节的更替和时间的流逝。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叶落知秋意,风起送离愁。岁月如流水,不觉又一秋。”
看到“叶落知秋”,我联想到金黄色的落叶和秋风的声音,这些视觉和听觉的元素共同营造出秋天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 single swallow does not make a summer”,虽然不完全对应,但也表达了通过小迹象预测大趋势的意思。
“叶落知秋”是一个富有哲理的成语,它不仅描绘了自然现象,也启示我们在生活中要敏锐观察,从中学和成长。这个成语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丰富了我的词汇库,也提升了我的表达能力。
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
动弦别曲,~,举一明三。
1.
【叶】
古邑名。在今河南省叶县南。春秋时属楚领地。汉置县。
【组词】
叶县凫
2. 【落】 [方言]形容态度大方。
3.
【知】
(会意。小篆字形,从口矢。段玉裁:“识敏,故出于口者疾如矢也。”意思是:认识、知道的事物,可以脱口而出。本义:知道)。
同本义。
【引证】
《玉篇》-知,识也。 、 唐·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知汝远来应有意。 、 《庄子·外物》-心徹为知。 、 《史记·留侯世家》-留侯曰:“陛下不知乎?此谋反耳。 、 《后汉书·列女传》-不知何氏女。
4.
【秋】
(象形。甲骨文字形为蟋蟀形,虫以鸣秋,借以表达“秋天”的概念。另一写法,是蟋蟀形下加“火”字,表示秋天禾谷熟,似火灼。籀文又添加“禾”旁。本义:收成,成熟的庄稼)。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秋,禾谷熟也。 、 《尔雅》-秋为白藏。又,秋为收成。 、 《春秋繁露·官制象无篇》-秋者,少阴之选也。 、 《月令章句》-百谷名以其初生为春,熟为秋,故麦以孟夏为秋。 、 宋·范成大《颜桥道中》-处处田畴尽有秋。 、 赵树理《福贵》-收过了秋,天气一凉,病就重起来。
【组词】
麦秋、 秋麦、 秋禾、 秋成、 秋苗、 秋实、 秋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