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7:54: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7:54:49
文弱:这个词由“文”和“弱”两个字组成。“文”通常指文雅、文化或文学,而“弱”则指力量不足、脆弱。结合起来,“文弱”通常形容一个人外表文雅、举止温和,但体质较弱,缺乏体力或勇气。
“文弱”一词在**古代文学中已有使用,最初可能用来形容文人墨客,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扩展到形容人的体质和性格。
在**传统文化中,文人往往被描绘为文弱书生,这与儒家文化中强调的文治而非武功有关。然而,这种形象也常被用来批判文人缺乏实际能力和勇气。
“文弱”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柔弱、需要保护的形象,也可能引发对文人气质的尊重和敬仰。
在个人生活中,可能会用“文弱”来形容自己或他人,尤其是在描述外表和内在特质不一致的情况下。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文弱书生,笔下生花,心怀壮志,不畏风霜。”
在英语中,可能用“delicate”或“frail”来形容类似的形象,但这些词更侧重于体质的脆弱,而不像“文弱”那样包含文化和性格的含义。
“文弱”这个词在描述人的外表和内在特质时非常有用,它不仅描述了体质的脆弱,还包含了文化和性格的丰富内涵。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更准确地传达复杂的情感和形象。
1.
【文】
(象形。甲骨文此字象纹理纵横交错形。“文”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花纹;纹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文,错画也。象交文。今字作纹。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注:“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黼,黑与青谓之黼。”-五章以奉五色。 、 《荀子·非相》-美于黼黼文章。 、 《韩非子·十过》-茵席雕文。 、 《诗·小雅·六月》-织文鸟章,白旆央央。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斑文小鱼。
【组词】
文驾、 文斑、 文旆、 文绣、 文织、 文鳞
2.
【弱】
(会意。小篆字形,两把弯曲的弓,“彡”(shān)象毛羽之形,合起来表示柔弱。本义:气力小;势力差)。
同本义。与“强”相对。
【引证】
《说文》-弱,桡也。上象桡曲,彡象毛氂桡弱也。 、 《易·大过》-栋桡,本末弱也。 、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颉遇王子弱焉。 、 《淮南子·原道》-志弱而事强。 、 《孙子·谋攻》-辅隙者则国必弱。 、 《左传·哀公十年》-众散为弱。 、 《商君书·错法》-有土者不可以言贫,有民者不可以言弱。 、 《周书·武顺》-两争曰弱。 、 陈寿《隆中对》-然操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 《老子》-弱者道之用。 、 陶潜《游斜川》-弱湍驰文舫,闲谷矫鸣鸥。
【组词】
弱植、 弱道、 弱人、 弱湍、 弱力、 弱才、 弱孤、 弱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