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20:09: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20:09:35
“杞天之虑”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杞国人担忧天会塌下来。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不必要的、过分的担忧或忧虑。
在文学作品中,“杞天之虑”常用来讽刺那些无端担忧、不切实际的人。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安慰那些过度焦虑的朋友,告诉他们不必担心那些不太可能发生的事情。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这个成语可能被用来描述一种特定的焦虑症状。
同义词:无端忧虑、过度担忧、不切实际的担心 反义词:泰然处之、处之泰然、心安理得
“杞天之虑”出自《列子·天瑞》,故事讲述杞国有个人担心天会塌下来,因此整天忧心忡忡。这个成语后来被广泛用来形容不必要的担忧。
在文化中,这个成语常被用来教育人们要理性看待问题,不要过度担忧那些不太可能发生的事情。它反映了人对于理性和实际的重视。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轻松幽默的感觉,因为它讽刺了那些过度担忧的人。它提醒我们在面对问题时要保持冷静和理性。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用这个成语来安慰一个总是担心未来工作问题的朋友,告诉他不必为那些不太可能发生的事情过度担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杞天之虑,莫过心忧, 现实如镜,映照无忧。”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抬头望着天空,脸上带着忧虑的表情。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首轻快的曲子,来对比这种不必要的担忧。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worrying about the sky falling”,但“杞天之虑”这个成语更具有文化特色和历史深度。
“杞天之虑”这个成语不仅是一个语言工具,也是一个文化符号,它提醒我们在面对生活中的问题时要保持理性和冷静。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成语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表达不必要的担忧,同时也让我更加欣赏**文化的智慧。
我曾经也有过‘杞天之虑’,以为将来中国的学生出身的女性,恐怕要失去哺乳的能力,家家须雇乳娘。
1.
【杞】
(形声。从木,己声。本义:木名,枸杞)。
同本义。茄科,落叶小灌木。浆果卵圆形,红色。果实、根皮(地骨皮)可入药。
【引证】
《说文》-杞,枸杞也。 、 《诗·小雅·南山有台》-南山有杞。 、 《左传·昭公十二年》-我有圃生之杞乎。 、 唐·杜甫《兵车行》-千村万落生荆杞。
【组词】
杞狗、 杞楠
2.
【天】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解字注》-天,颠也。…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
【组词】
天灵、 天灵盖
3.
【之】
(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 、 《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如语焉而未之然。
4.
【虑】
(形声。从思,虍(hū)声。本义:思虑,谋划)。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虑,谋思也。 、 《墨子·亲士》-非士无与虑国。 、 《诗·小雅·雨无止》-弗虑弗图。 、 《荀子·礼论》-礼之中焉,能思索谓之能虑。 、 《史记·淮阴侯列传》-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 汉·贾谊《过秦论》-深谋远虑。 、 《战国策·燕策》-足下更虑之。
【组词】
考虑、 虑尽、 虑佚、 虑事多暗、 虑思、 虑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