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1:20: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1:20:40
词汇“方平”在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成语或者广泛使用的词汇,它可能是一个人名、地名或者其他特定语境下的专有名词。由于缺乏具体的使用背景和广泛的语料支持,对该词汇的深入分析可能会受到限制。不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尝试性的分析:
由于“方平”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以上的分析大多是基于假设和推测。如果能够提供更多的上下文信息,分析将会更加准确和深入。
1.
【方】
(象形。下从舟省,而上有竝头之象。故知并船为本义。本义:并行的两船;泛指并列;并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方,併船也。象两舟总头形。 、 《尔雅》。李注:“竝两船曰方舟。”-大夫方舟。 、 《庄子·山木》-方舟而济于河。 、 《仪礼·乡射礼》。注:“犹併也。”-不足方。 、 《国语·齐语》-方舟设泭。 、 《诗·周南·汉广》-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 《资治通鉴》-操军方连战舰,首尾相接。 、 《史记·郦食其列传》-蜀汉之粟,方船而下。
【组词】
方轨、 方轩
2.
【平】
(指事。小篆字形, 从于, 从八。“于”是气受阻碍而能越过的意思, “八”是分的意思, 气越过而能分散, 语气自然平和舒顺。本义: 语气平和舒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平,语平舒也。 、 《诗·小雅·伐木》-终和且平。 、 《素问·调经论》-神气乃平。
【组词】
平典、 平度、 平气、 平远、 平愉、 平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