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1:35: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1:35:03
指独自一人。
独立不惭影,独寝不愧衾。
1.
【衾】
(从衣,今声。本义:被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寝衣为小被(夹被),则衾是大被(棉被)。”-衾,大被。 、 《诗·召南·小星》-抱衾与椆。 、 《仪礼·士丧礼》-缁衾赬里,无紞。 、 《荀子·礼论》-衣衾多少厚薄多少之数。 、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布衾多年冷似铁。 、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狐裘不暖锦衾薄。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以衾拥覆。 、 《西厢记》-生则同衾,死则同穴。
【组词】
衾褥、 衾衽、 衾枕、 衾绸、 衾影无愧、 衾衣
2.
【影】
(形声。从彡,景声。彡(shān),毛饰花边形。本义:影子;因挡住光线而投射的暗影)。
同本义。
【引证】
《广韵》-影,形影。 、 《吕氏春秋·功名》-犹表之与影。 、 《淮南子·修务》-吾日悠悠惭于影。
3.
【独】
(形声。从犬,蜀声。犬性好斗,多独居,故字从犬。本义:单独;单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犬好斗,好斗则独而不群。”-独,犬相得而斗也。羊为群,犬为独也。 、 《礼记·礼器》-君子慎其独也。 、 《礼记·儒行》-儒有特立而独行。 、 《诗·邶风·击鼓》-我独南行。 、 《庄子·养生主》-天之生是使独也。 、 《楚辞·屈原·涉江》-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吾以捕蛇独存。 、 南朝宋·鲍照《代放歌行》-君今何疾,临路独迟回。 、 宋·王安石《怀元度》-不见秘书心若失,百年衰病独登台。
【组词】
独角兕(sì)(一种独角的犀牛、 独根孤种、 独幅、 独脚腿
4.
【对】
(会意。从口,从“丵”(zhuó,即,古“丛”字,象草木丛生。),从寸。寸,法度也。汉文帝以为责对而伪,言多非诚,故去其口,以从土。本义:应答)。
同本义。
【引证】
《广韵》-对,答也。 、 《诗·大雅·桑柔》-听言则对。 、 《论语·述而》-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 、 、 《孟子·梁惠王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 、 《仪礼·士冠礼》。注:“应也。”-冠者对。 、 《仪礼·曲礼》。注:“答问也。”-对曰:“非礼也敢辞。” 、 《三国演义》-操唤杨修问之,修以鸡肋之意对。
【组词】
无言以对;对当、 对嘴、 对理、 对番、 对状、 对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