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27: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27:45
生业(shēng yè)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维持生计的职业或工作。它强调的是为了生存而从事的活动,通常与经济收入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在文学作品中,“生业”可能被用来描述一个人或一个家庭的基本生活状态,强调其朴素和必要性。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更多地用于讨论个人的工作或职业选择。在专业领域,如经济学或社会学,它可能被用来分析劳动力市场或职业结构。
同义词:职业、工作、营生 反义词:闲散、失业
同义词“职业”和“工作”更侧重于描述具体的职位或任务,而“生业”则更强调维持生计的功能。反义词“闲散”和“失业”则表示没有固定的工作或职业。
“生业”一词在古代汉语中已有使用,其基本含义一直保持至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个词的用法也逐渐丰富,但其核心意义——维持生计的工作——始终未变。
在**传统文化中,“生业”常常与勤劳、节俭等美德联系在一起。在现代社会,随着职业选择的多样化和经济结构的变迁,“生业”的概念也在不断扩展和更新。
“生业”这个词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稳定和必要性。它让我联想到人们为了生活而努力工作的场景,这种努力和坚持是社会运转的基础。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遇到过一位老农民,他的生业就是种植水稻。尽管工作辛苦,但他对这份工作充满了热爱和责任感。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生业”:
晨曦微露,田间劳作,
稻香飘溢,生业之歌。
汗水滴落,岁月如梭,
勤劳双手,生活之舵。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农民在金黄色的稻田中劳作,阳光洒在他的背上,稻穗随风轻轻摇曳。这样的场景让人联想到“生业”的辛勤和美好。
在英语中,“生业”可以对应为“livelihood”或“occupation”。这些词汇在英语中也有类似的含义,即维持生计的工作或职业。
通过对“生业”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描述人们基本生活状态中的重要性。这个词不仅反映了个人或家庭的经济状况,也体现了社会经济结构和文化价值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准确使用“生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描述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状态。
1.
【生】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初生的草木,下面是地面或土壤。“生”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草木从土里生长出来;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生,进也。象草木生出土上。 、 《广雅》-生,出也。 、 《广韵》-生,生长也。 、 刘巘《易义》-自无出有曰生。 、 《易·系辞》-天地之大德曰生。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生好物也。 、 《荀子·王制》-草木有生而无知。 、 《诗·唐风·有杕之杜》-生于道左。 、 《诗·小雅·信南山》-生我百谷。 、 徐光启《甘薯疏序》-种之,生且蕃。 、 清·姚鼐《登泰山记》-多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
【组词】
生盛、 生化、 生骨、 生落、 生遂、 生荣、 生处、 生肌、 生条
2. 【业】 (象形。从丵(zhuó),从巾丛生草。巾象版。本义:古时乐器架子横木上的大版,刻如锯齿状,用来悬挂钟磬)。 版,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