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59: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59:04
词汇“峭帆”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峭”和“帆”。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峭帆”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峭帆”字面意思是指高耸、陡峭的帆。在文学作品中,它常常用来形容帆船的帆高高耸立,或者比喻事物的高大、挺拔。
“峭”字源自古代汉语,意为陡峭、高耸;“帆”字则指帆船上的帆。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形成了“峭帆”这个词汇,用来形容帆的高大和挺拔。
在**古代文学中,“峭帆”常被用来象征着远行、冒险和勇气。在现代社会,这个词汇可能更多地出现在文学作品或特定的文化活动中。
“峭帆”给人一种高大、雄伟的感觉,联想到海洋的广阔和帆船的冒险精神。它可能激发人们对自由和探索的向往。
在个人生活中,如果有过海上旅行的经历,可能会对“峭帆”有更深的感受和理解。例如,在观看帆船比赛时,看到那些高耸的帆,会让人感受到一种力量和美感。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峭帆如剑,划破碧波,引领着梦想的航程。”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画面:一艘帆船在蔚蓝的海面上,高耸的帆在风中猎猎作响,海鸥在空中盘旋。这样的画面和声音会让人感受到海洋的壮丽和帆船的动感。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all sail”或“high sail”,但“峭帆”这个词汇更具有汉语的特色和文学美感。
“峭帆”这个词汇在汉语中具有独特的文学和美学价值,它不仅描绘了帆船的帆的高大和挺拔,也象征着远行和冒险的精神。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增添文学和艺术的魅力。
1.
【峭】
(形声。从山,肖声。《说文》:从阜。本义:陡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峭,陵也。从阜,肖声。斗直曰峭。 、 《广雅》-峭,高也。字亦作峭。 、 《淮南子·脩务》-上峭山。 、 《韩非子·内储说上》-涧深,峭如墙。 、 宋·沈括《梦溪笔谈》-峭拔险怪。 、 、 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峭拔秀丽。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峭壁拔起。 、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峭壑阴森。
【组词】
峭拔、 峭岸、 峭谷、 峭坂、 峭卓、 峭岫、 峭削、 峭峙、 峭峭
2.
【帆】
张帆行驶。
【引证】
韩愈《除官赴阙》-不枉故人书,无因帆江水。
挂在船桅上利用风力使船前进的布篷。
【引证】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组词】
扬帆;帆力、 帆势、 帆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