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24: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24:56
词汇“峭措”在中文中并不常见,经过查询,它似乎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因此,我将基于假设和创造性的角度来分析这个词汇。
由于“峭措”不是一个标准词汇,我们可以尝试从字面意思来解释:
结合这两个字,我们可以假设“峭措”可能指的是一种陡峭的措施或方法,或者是一个地名,如一个陡峭的湖泊。
由于“峭措”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其词源和演变难以考证。可能是某个地方的方言词汇,或者是特定文化背景下的创造性词汇。
如果“峭措”是一个地名,它可能在当地文化中具有特殊的意义,比如象征着坚韧或挑战。
由于“峭措”不是一个常见词汇,个人应用可能较少,除非在特定的地理或文化背景下。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在峭措的湖畔,
风声呼啸,
挑战着每一个勇敢的灵魂。
如果“峭措”是一个藏语词汇的音译,可能在藏文化中有特定的意义和使用情况。
尽管“峭措”不是一个标准词汇,通过创造性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它在特定语境下具有丰富的意义和应用潜力。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创造性地使用非标准词汇可以增加语言的多样性和趣味性。
1.
【峭】
(形声。从山,肖声。《说文》:从阜。本义:陡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峭,陵也。从阜,肖声。斗直曰峭。 、 《广雅》-峭,高也。字亦作峭。 、 《淮南子·脩务》-上峭山。 、 《韩非子·内储说上》-涧深,峭如墙。 、 宋·沈括《梦溪笔谈》-峭拔险怪。 、 、 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峭拔秀丽。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峭壁拔起。 、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峭壑阴森。
【组词】
峭拔、 峭岸、 峭谷、 峭坂、 峭卓、 峭岫、 峭削、 峭峙、 峭峭
2.
【措】
(形声。从手,昔声。本义:放置,安放)。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措,置也。 、 《论语·子路》-则民无所措手足。 、 《礼记·中庸》。疏:“学不至于能,不措置休废也。”-学之弗能,弗措也。 、 《汉书·文帝纪》。师古曰:“措,置也。民不犯法,无所刑也。”-几致刑措。
【组词】
措置、 措身、 措手、 措手不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