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7:20: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7:20:00
词汇:[注释语句]
"注释语句"通常指的是在文本中插入的解释性或说明性的语句,用以帮助读者理解文本内容,提供额外的信息或澄清某些概念。这些语句可以是脚注、尾注、旁注或直接插入文本中的解释性文字。
"注释"一词源自拉丁语"annotare",意为"标记"或"注解"。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在英语中逐渐演变为指代任何形式的解释或说明。
在学术界和出版界,注释语句被视为提高文本可读性和学术严谨性的重要工具。在教育领域,注释语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
注释语句通常给人以帮助和启发的正面情感,它们像是作者或讲者与读者或听众之间的桥梁,传递知识和理解。
在阅读专业书籍时,我经常依赖注释语句来理解复杂的概念,这些注释帮助我更好地吸收和应用书中的知识。
在创作一篇关于时间旅行的短篇小说时,我使用了注释语句来解释一些科幻概念,如“量子纠缠”和“时空连续体”,以增强故事的可信度和吸引力。
想象一本书的页边空白处充满了小字体的注释语句,这些文字像是知识的涓涓细流,不断地滋养着读者的思维。
在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中,注释语句的功能和形式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中文中,脚注和尾注的使用非常普遍,而在某些西方语言中,直接在文本中插入解释性文字更为常见。
注释语句是沟通知识和理解的重要工具,它们在不同的语境和文化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在我的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注释语句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传达复杂的信息,提高了我的学术和专业能力。
1.
【注】
(形声。从水,主声。本义:灌入,注入)。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注,灌也。 、 左思《吴都赋》-振盪注流。 、 《诗·大雅·文王有声》-丰水东注。 、 《世说新语·言语》-声如震雷破山,泪如倾河注海。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而泽下注。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大雨如注。 、 《东观汉记》-暴雨下如注,水潦成流。 、 沈括《梦溪笔谈》-解州盐泽,方百二十里,久雨,四山之水悉注其中。
【组词】
把酒注到瓶里;注溉、 注萤、 注集、 注溜
2.
【释】
(形声。从采(biàn),睪(yì)声。采,有辨别、分析义。本义:脱掉,解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释,解也。从采,取其分别物也。睪声。 、 《仪礼·大射仪》-释获。 、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释左骖,以公命赠孟明。 、 《谷梁传·昭公二十九年》-昭公出奔,民如释重负。 、 《仪礼》-主人释服。
【组词】
释绂、 释褐
3.
【语】
告诉,使知道。
【引证】
《左传·隐公元年》-公语之故,且告之悔。 、 《论语·阳货》-吾语女。 、 《三国志·方使传》-若引其许,若至,语人。 、 晋·干宝《搜神记》-夫语妻曰:“为王作剑,三年乃成…往必杀我。” 、 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贫者语于富者曰…
【组词】
语言、 语其友;不以语人
4.
【句】
(会意。小篆字形,从口,从丩(jiū),象绳丝缠结之状)。“丩”亦兼表字音。①(gōu)本义:弯曲。②句子。
语句;诗句。
【引证】
《诗·关雎》疏。按,取稽留可钩之意,曲画以识之者也。说文瞿下曰:读如章句之句,则后汉时已转其音如今言屦。-句者,局也。联字分疆,所以局言者也。周伯琦曰:“语绝为句。” 、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驴上得句。 、 、 宋·王安石《伤仲永》-书诗四句。 、 宋·沈括《梦溪笔谈》-蒙蒙之句。
【组词】
句式、 句语、 句投、 句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