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22:59: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22:59:18
词汇“三注”在中文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因此对其进行深入学习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其可能的含义和用法出发。以下是对“三注”这一词汇的分析:
“三注”字面意思可能指的是三次注释或三次关注。在不同的语境中,它可能有不同的具体含义。
由于“三注”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详。可能是由“三”和“注”两个字组合而成,表示多次注释或关注的意思。
在某些文化或社会背景中,“三”这个数字可能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如代表完整或多次重复。因此,“三注”可能在这些背景下被赋予特殊的含义。
“三注”可能给人一种认真、细致的印象,因为它暗示了对某事的多次关注和强调。这种词汇可能让人联想到严谨的态度和深入的思考。
在个人经历中,如果某人对某个问题或任务进行了“三注”,可能意味着他们非常重视这个事项,并且希望确保一切都被妥善处理。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三注”来强调某个意象或情感:
月光洒落,三注温柔,
星辰闪烁,三注宁静。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在仔细阅读并三次标注某本书的情景。结合音乐,可以想象一段旋律被反复演奏三次,以强调其情感。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三注”的词汇,但可以通过类似的表达来传达相同的意思,如英语中的“triple emphasis”或“repeated annotation”。
“三注”这一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其含义清晰,可以用来形容对某事的多次关注和强调。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精确性和表现力。
1.
【三】
(指事。本义:数目。二加一的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三,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 、 《广韵》-三,数名。 、 《庄子·齐物论》-二与一为三。 、 《老子》-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易·师》。荀注:“三者阳德成也。”-王三赐命。 、 《后汉书·袁绍传》。注:“三者数之小终。”-结恨三泉。 、 《易·需》-有不速之客三人来。 、 《国语·周语下》-纪之以三。 、 《战国策》-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
【组词】
三叉、 三木、 三节、 三学、 三衙、 三巡、 三休、 三脚猫、 三班六房、 三已、 三五
2.
【注】
(形声。从水,主声。本义:灌入,注入)。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注,灌也。 、 左思《吴都赋》-振盪注流。 、 《诗·大雅·文王有声》-丰水东注。 、 《世说新语·言语》-声如震雷破山,泪如倾河注海。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而泽下注。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大雨如注。 、 《东观汉记》-暴雨下如注,水潦成流。 、 沈括《梦溪笔谈》-解州盐泽,方百二十里,久雨,四山之水悉注其中。
【组词】
把酒注到瓶里;注溉、 注萤、 注集、 注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