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31 08:10: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08:10:55
横理:这个词汇在中文里并不常见,字面意思可能是指“横着的道理”或“不正统的道理”。它可能暗示一种与常规或正统观念相悖的观点或理论。
在文学中,横理可能用来形容一种非常规的、创新的观点或叙述方式。在口语中,它可能用来指代那些不遵循传统逻辑或常识的观点。在专业领域,如哲学或社会学,它可能用来描述那些挑战主流思想的学说。
同义词:非常规、异端、另类 反义词:正统、常规、传统
由于横理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太明确。它可能是由“横”(横向的,不正的)和“理”(道理,理论)组合而成,用来形容那些偏离正统的观点或理论。
在鼓励创新和多样性的文化中,横理可能被视为一种积极的特质,代表新颖和独创性。在保守的社会背景中,它可能被视为不稳定或不可靠的。
横理可能让人联想到创新、挑战和不确定性。它可能激发好奇心,也可能引起对稳定性的担忧。
在日常生活中,横理可能用于描述那些不遵循常规思维的朋友或同事,他们的观点和行为常常出人意料,但也可能带来新的视角和解决方案。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横理来描述一种非常规的美学或情感表达:
在这横理的诗行里,
情感跳跃,思维飞翔,
传统束缚被轻轻抛开,
新的世界在眼前展开。
横理可能让人联想到抽象艺术或非传统的音乐作品,这些作品通过非常规的方式表达情感和思想。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类似的观念可以通过描述“非常规的”或“创新的”来表达。
横理作为一个词汇,虽然在日常使用中不常见,但它提供了一种描述非常规观点或理论的方式。在鼓励创新和多样性的环境中,理解和运用横理的概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欣赏和探索不同的思维方式。
1.
【横】
横暴;放纵。 同: 犷
【引证】
《孟子》。按,皆纵恣悍厉之谓。-处士横议,以待我以横逆,横政之所出,横民之所止。 、 《荀子·修身》。注:“不顺理而行也。”-横行天下。 、 扬雄《长杨赋》。注:“自纵也。”-东夷横畔。 、 《汉书·彭宠传》注-以威力相胁曰横。
【组词】
蛮横;横政、 横侈、 横虐、 横逆、 横逞、 横施、 横议、 横杀
祸害。
【引证】
《世说新语·自新》-谓为三横。 、
2.
【理】
(形声。从玉,里声。本义:加工雕琢玉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理,治玉也。顺玉之文而剖析之。 、 《韩非子·解老》-理者,成物之文也。长短大小、方圆坚脆、轻重白黑之谓理。 、 《韩非子·和氏》-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 《战国策·秦策三》-郑人谓玉未理者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