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39: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39:59
“灭绝”一词的字面意思是指物种完全消失,不再存在于地球上。它通常用于生物学领域,描述一个物种因为各种原因(如环境变化、人类活动、自然灾害等)而无法继续生存,最终从生态系统中彻底消失。
在文学中,“灭绝”常被用来象征性地描述某种文化、传统或价值观的消失。在口语中,它可能被用来形容某个事物或现象的彻底结束。在专业领域,如生物学和环境保护,它是一个严肃的术语,用于描述物种的消失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同义词“绝迹”和“消失”强调的是物种或事物的不再存在,而“消亡”则带有更强烈的悲剧色彩。反义词“繁衍”和“生存”则强调物种的持续存在和增长。
“灭绝”一词源于汉语,由“灭”和“绝”两个字组成,分别表示“消灭”和“断绝”。在古代汉语中,它可能更多地用于描述事物的彻底消失,而在现代汉语中,它更多地被用于生物学领域。
在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的讨论中,“灭绝”是一个核心词汇。它提醒人们关注物种消失的严重性,并促使人们采取行动保护生态系统。在社会文化层面,它也常被用来警示人们某些传统或文化的消失。
“灭绝”一词带有一种悲剧和无奈的情感。它让人联想到生命的脆弱和环境的严峻。在表达中,它常常用来强调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不会直接使用“灭绝”这个词,但它提醒我们要关注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例如,在看到有关濒危物种的新闻时,我们会意识到保护这些物种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可以将“灭绝”融入到对自然和生命的赞美中:
在那遥远的森林深处, 曾经有鸟儿歌唱, 如今只剩下寂静, 灭绝的旋律,回荡在空旷的天空。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片荒凉的土地,曾经繁茂的森林如今只剩下枯枝败叶,这种景象让人深刻感受到“灭绝”的沉重。在音乐中,可以选择一些悲伤的旋律,如小提琴的哀鸣,来表达“灭绝”带来的情感。
在英语中,“extinction”是“灭绝”的对应词汇。它在生物学和环境保护领域同样是一个重要术语。在不同文化中,对于物种灭绝的关注和反应可能有所不同,但普遍都认识到这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灭绝”是一个深刻且富有情感的词汇,它不仅在生物学领域有着重要意义,也在文化和社会层面引发人们的思考。通过对这个词汇的学习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物种消失的严重性,并在日常生活中采取行动,保护我们共同的地球家园。
1.
【灭】
(形声。从水,威(xuè)声。简化字“灭”为会意,从“一”从“火”,“一”表示覆压火上。本义:消灭;灭亡)。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灭,尽也。 、 《尔雅·释诂》-灭,绝也。 、 《礼记·乐记》-国之灭亡无日矣。 、 《谷梁传·襄公六年》-家有既亡,国有既灭。 、 《吕氏春秋·情势》-以小畜大灭。 、 杜牧《阿房宫赋》-谁得而族灭也? 、 苏洵《六国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敝在赂秦。 、 《文心雕龙·明诗》-秦皇灭典,亦造仙诗 、 《战国策·魏策》-灭韩亡魏。
【组词】
灭于绛;一朝而灭;灭亲、 灭户、 消灭、 毁灭、 灭夷、 灭劫
2.
【绝】
(会意。从糸(mì),表示与线丝有关,从刀,从卩(人)。表示人用刀断丝。本义:把丝弄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绝,断丝也。 、 《史记》-冠缨索绝。
【组词】
绝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