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1:50: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1:50:08
“小事不糊涂”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说在处理小事情时不会糊涂或犯错。这个成语强调的是在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处理上保持清醒和明智,不因事情小而忽视或处理不当。
在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非常细心和谨慎,不会因为事情小而疏忽。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用这个成语来赞扬某人在处理日常琐事时的精明和细致。在专业领域,如管理学或心理学,这个成语可以用来讨论细节管理的重要性。
同义词:细心、谨慎、精明、细致 反义词:粗心、马虎、糊涂、大意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中华文化中对细节和日常事务处理的重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不仅限于个人行为,也扩展到组织和企业的管理中。
在**文化中,注重细节和日常事务的处理是一种美德。这个成语体现了儒家文化中“慎独”和“慎微”的思想,即在独处和处理小事时也要保持谨慎和自律。
这个成语给人以积极、正面的情感反应,联想到的是一个细心、可靠的形象。它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警觉和专注,不因事情小而放松警惕。
在我的工作中,我经常需要处理各种细节问题。我记得有一次,正是因为小事不糊涂的态度,我及时发现了一个潜在的错误,避免了可能的损失。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晨曦微露,小事不糊涂,日复一日,细节铸辉煌。”
视觉上,这个成语可能让人联想到一个整洁有序的工作环境,每一件物品都摆放得井井有条。听觉上,可能联想到一个安静、专注的工作氛围,只有键盘敲击声和纸张翻动的声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Pay attention to the details”或“No detail is too small”,强调的是对细节的关注和重视。
“小事不糊涂”这个成语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细心和谨慎,无论事情大小都不应忽视。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成语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展示了如何在细节中体现智慧和责任感。
都道相公移眷属,原来~。
1.
【小】
(象形。据甲骨文,象沙粒形。小篆析为会意。从八,从|。本义:细;微。与“大”相对)。
同本义 。形容事物在体积、面积、数量、力量、强度等方面不及一般的或不及比较的对象。
【引证】
《说文》-小,物之微也。 、 《易·泰》。疏:“阴生消耗,故称小。”-小往大来。 、 《庄子·列御寇》。注:“细巧入人为小言。”?-彼所小言尽人毒也。 、 《诗·召南·小星》-嘒彼小星。 、 《诗·商颂·长发》-受小球大球。 、 《书·康诰》-怨不在大,亦不在小。
【组词】
小鹿儿、 小录、 小伙伙、 小话、 小单拱儿、 小唱
2.
【事】
(形声。从史,之省声。史,掌管文书记录。甲骨文中与“吏”同字。本义:官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事,职也。 、 《韩非子·五蠹》-无功而受事,无爵而显荣。
【组词】
事宦
3.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4.
【糊】
像粥一样的食物
【组词】
面糊
欺骗,蒙混,敷衍
【组词】
糊弄
5. 【涂】 (形声。从水,余声。本义:涂水)。 同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