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17: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17:11
小乘(xiǎo chéng)是术语,指的是早期的一种修行方式和教义体系,也称为“上座部”或“南传”。小乘的字面意思是“小规模的交通工具”,比喻其教义和修行方法较为狭隘,主要关注个人的解脱(涅槃)。
在**专业领域,小乘通常与大乘(dà chéng)相对,大乘强调普渡众生,而小乘则更侧重于个人修行和解脱。在文学作品中,小乘可能被用来象征个人的修行道路或精神追求。在口语中,小乘可能被简化为对某种保守或狭隘观点的批评。
小乘一词源自梵文“Hīnayāna”,意为“小车”或“小乘”。在传播过程中,这个词逐渐被用来指代那些主要关注个人解脱的教派。
在文化中,小乘与大乘的区分体现了内部的多样性和发展。小乘主要在东南亚国家如泰国、缅甸、斯里兰卡等地流行,而大乘则在**、日本、韩国等地占主导地位。
小乘一词可能让人联想到专注、内省和个人的精神追求。它也可能带有一种保守或狭隘的负面情感,尤其是在与大乘**的对比中。
在个人修行或精神探索的背景下,小乘可能被视为一种选择,强调个人责任和自我完善。
在诗歌中,小乘可以被用来比喻个人的心灵旅程:
小乘之路,独行者的心径, 在寂静中寻找光明的彼岸。
小乘可能让人联想到宁静的寺庙、僧侣的诵经声,以及东南亚的热带风光。
在不同语言中,小乘的对应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其核心含义——个人解脱和修行——是普遍的。
小乘作为术语,不仅代表了特定的教义和修行方法,也反映了文化的多样性和深度。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小乘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更深入地探索和表达个人的精神追求和文化认同。
1.
【小】
(象形。据甲骨文,象沙粒形。小篆析为会意。从八,从|。本义:细;微。与“大”相对)。
同本义 。形容事物在体积、面积、数量、力量、强度等方面不及一般的或不及比较的对象。
【引证】
《说文》-小,物之微也。 、 《易·泰》。疏:“阴生消耗,故称小。”-小往大来。 、 《庄子·列御寇》。注:“细巧入人为小言。”?-彼所小言尽人毒也。 、 《诗·召南·小星》-嘒彼小星。 、 《诗·商颂·长发》-受小球大球。 、 《书·康诰》-怨不在大,亦不在小。
【组词】
小鹿儿、 小录、 小伙伙、 小话、 小单拱儿、 小唱
2.
【乘】
用以指车兵。
【引证】
《左传》-而卒乘辑睦,事不奸矣。
春秋时晋国的史书。后用以称一般的史书。
【引证】
《孟子》-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一也。
【组词】
乘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