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4:08: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4:08:50
条疏(tiáo shū)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用于描述对事物进行详细而有条理的整理、分类或说明。在古代文献中,它常指对法律、规章等进行逐条解释和阐述。
条疏一词源于古代汉语,最初用于指代对法律条文的详细解释。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扩展到对各种事物的详细整理和说明。
在**传统文化中,条疏常与法律、规章等正式文献相关联,体现了对事物严谨、细致的处理态度。
条疏一词给人以严谨、细致、有条理的印象,常与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相关联。
在日常生活中,条疏可以用于描述对家务、工作任务的详细安排和整理,帮助提高效率和清晰度。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条疏来描述对自然景观的细致观察和描绘:
春风拂面,条疏柳枝, 细雨绵绵,润物无声。
条疏一词可能让人联想到整齐排列的文件、清晰的笔记,或是悠扬的古琴声,给人以秩序和和谐的感觉。
在英语中,条疏可以对应为 "elaborate" 或 "detailed explanation",体现了不同语言中对详细解释的共同需求。
条疏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词汇,不仅体现了对事物的细致处理,还反映了文化中对秩序和清晰的追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和运用条疏这一词汇,有助于提升表达的准确性和深度。
1.
【条】
(形声。从木,攸(yōu)声。本义:小枝)。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条,小枝 也。 、 《尔雅》-桑柳丑条。 、 《诗·周南·汝坟》-遵彼汝坟,伐其条枚。 、 陶潜《联句》-高柯擢条干,远眺同天色。 、 吴均《与朱元思书》-疏条交映。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柳条将舒。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养其旁条。
【组词】
条枚、 条枝、 条柯、 条修叶贯、 条叶、 条蔓、 条干
2.
【疏】
(会意。“疋”有通的意思。本义:疏导,开通)。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疋者,破包足动也。孕则塞,生则通。因转注为开通分远之谊,俗字作疎,故汉疏广之后,隐其半为束氏。-疏,通也。 、 《国语·周语》。注:“通也。”-疏为川谷,以导其气。 、 《孟子·滕文公上》-禹疏九河。 、 《柳宗元《天说》-疏为川渎、沟洫、陂池。 、 《史记·河渠书赞》-水之利害,自古而然。禹疏沟洫,随山浚川。
【组词】
疏决、 疏漏、 疏源、 疏瀹、 疏辟、 疏涤、 疏治、 疏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