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8:56: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8:56:20
词汇“悫讷”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由两个汉字组成,分别是“悫”和“讷”。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悫讷”进行分析:
结合起来,“悫讷”形容一个人诚实而又不善言辞,即内心真诚但表达能力有限。
这两个字在古代文献中都有出现,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悫讷”这个组合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
在**传统文化中,诚实和朴实是被推崇的美德,因此“悫讷”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这种价值观。
在现实生活中,可能会遇到一些性格内向、不善言辞但做事认真的人,可以用“悫讷”来形容他们。
在诗歌中,可以用“悫讷”来形容一个内心丰富但表达有限的角色,如:
他悫讷如山间清泉,
不言不语,却润物无声。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完全对应的词汇,但可以用类似的形容词组合来表达相似的意思,如英语中的“honest and reserved”。
“悫讷”这个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见,但它体现了诚实和朴实的美德,对于理解和表达某些人的性格特征仍然有其价值。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我们的词汇量和表达能力。
1.
【悫】
恭谨。
【引证】
《说文》-悫,谨也。 、 《荀子·非十二子》-共容悫。
【组词】
悫素、 悫讷
厚道;朴实。
【引证】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夫称上古之传颂,辩而不悫。 、 《荀子·非十二子》-高言谨悫。
【组词】
悫士、 悫直、 悫善、 悫实、 悫励
2.
【讷】
(会意。从言,从内。表示有话在肚里,难以说出来。本义:语言迟钝) 同本义。也作“呐”。
【引证】
《说文》。按,当为呐之或体。-讷,言难也。 、 《贾子道术》-论物明辨谓之辩,反辩为讷。 、 《论语·里仁》-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 《史记·李将军列传》-广讷口少言。
【组词】
讷口、 讷涩、 讷直、 讷钝、 讷言
结结巴巴地说。
【引证】
《水浒全传》-只听得差拨口里讷出一句“高太尉”三个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