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3:37: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3:37:52
词汇“牢利”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词汇,因此我们无法从字典中找到其确切定义。然而,我们可以尝试从字面意思和可能的语境中进行分析。
“牢利”由两个汉字组成:“牢”和“利”。
结合这两个字,“牢利”可能指的是坚固的利益或稳定的好处,或者是指通过坚固的手段获得的利益。
由于“牢利”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如果出现这个词,可能是作者创造性地使用,以表达某种深层次的意义,比如强调通过稳固的手段获得的长远利益。
由于“牢利”不是一个标准词汇,以下例句是假设性的:
由于“牢利”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其词源和演变无从考证。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牢利”可能被用来形容那些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得的长期利益,或者是指那些看似稳固但实际上建立在不稳定基础上的利益。
对于这个词,可能会引起人们对权力斗争、不公平竞争的负面联想,因为它暗示了通过坚固但不一定是正当的手段来获得利益。
由于“牢利”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遇到与该词汇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诗歌或故事中,可以将“牢利”作为一个象征,代表那些看似稳固但实际上建立在不稳定基础上的权力或利益。
由于“牢利”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可能不会引起特定的视觉或听觉联想。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牢利”的词汇,因为它不是一个标准词汇。
“牢利”作为一个非标准词汇,其使用和理解可能需要特定的语境和创造性的解读。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常用词汇更为重要,而非标准词汇的使用应谨慎,并确保接收者能够理解其含义。
1.
【牢】
(象形指事。据甲骨文,里面是个“牛”字,外面象养牛的圈。泛指一般养性畜的栏圈(juàn)。本义:关养牛马等牲畜的圈)。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牛羊豕之闲曰牢。-牢,闲养牛马圈也。 、 《诗·大雅·公刘》-执豕于牢。 、 《战国策·楚策》-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 《周礼·充人》-祀五帝则系于牢。 、 《列子·仲尼》-长幼群聚,而为牢藉。 、 《庄子·达生》-元端以临牢筴。
【组词】
牢栈、 牢筴、 牢藉
2.
【利】
(会意。从刀,从禾。表示以刀断禾的意思。本义:刀剑锋利,刀口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利铦也。 、 《易·系辞》-其利断金。 、 《老子》-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 《荀子·劝学》-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 《孟子·公孙丑下》-兵革非不坚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