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7:07: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7:07:52
词汇“牢丸”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根据字面意思,“牢”通常指坚固的建筑物,如监狱、牢房等,而“丸”则指小球状的物体,如药丸、弹丸等。将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牢丸”可能指的是某种坚固的小球状物体,但在实际语境中,这个词汇并不常见,因此很难找到具体的定义和用法。
由于“牢丸”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如果出现这个词汇,可能是作者为了营造特定的氛围或表达特定的概念而创造的。在口语和专业领域中,几乎没有使用这个词汇的记录。
由于“牢丸”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以下例句是假设性的:
“牢丸”的词源和演变难以考证,因为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在古代文献中可能会有相关的记载,但需要进一步的历史研究来确定。
由于“牢丸”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特定文化或社会背景中的意义和影响非常有限。如果有相关的文化背景,可能需要深入的历史研究来揭示。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牢丸”这个词汇可能带来一种神秘和陌生的感觉。它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的战争、神秘的宝物或是某种特殊的技术。
由于“牢丸”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遇到与该词汇相关的经历或故事的可能性非常小。
在创作中,可以将“牢丸”作为一个神秘的元素融入故事中,例如:
由于“牢丸”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可能不会引起特定的视觉或听觉联想。如果有相关的图像或声音,可能需要创造性的想象来构建。
由于“牢丸”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及其使用情况非常有限。如果有相关的跨文化比较,可能需要深入的研究来揭示。
“牢丸”这个词汇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的使用和意义非常有限。在学习语言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理解语言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尽管“牢丸”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但它提醒我们在语言学习中要保持开放和好奇的心态,探索那些不常见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1.
【牢】
(象形指事。据甲骨文,里面是个“牛”字,外面象养牛的圈。泛指一般养性畜的栏圈(juàn)。本义:关养牛马等牲畜的圈)。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牛羊豕之闲曰牢。-牢,闲养牛马圈也。 、 《诗·大雅·公刘》-执豕于牢。 、 《战国策·楚策》-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 《周礼·充人》-祀五帝则系于牢。 、 《列子·仲尼》-长幼群聚,而为牢藉。 、 《庄子·达生》-元端以临牢筴。
【组词】
牢栈、 牢筴、 牢藉
2.
【丸】
(形声。反体指事。小篆是仄的反写。本义:小而圆的物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丸,圜也。 、 《庄子·达生》-五六月累丸二不坠。 、 《庄子·徐无鬼》-市南宜僚弄丸。 、 《后汉书·张衡传》-首衔铜丸。 、
【组词】
鱼丸;肉丸;丸熊、 丸丹、 丸散、 丸熊、 丸散膏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