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14: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14:51
容光:字面意思是指容貌上的光彩,通常用来形容人的面容焕发出来的光彩,暗示着健康、活力或是精神状态的良好。
“容光”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容”指容貌,“光”指光彩。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固定用来形容人的面容光彩,尤其是在描述人的精神状态时。
在**传统文化中,容光焕发常被视为健康和吉祥的象征,与中医理论中的“气血充盈”相呼应。在现代社会,这个词也常用于形容人在经历积极变化后的精神面貌。
“容光”这个词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情感联想,它让人想到阳光、活力和希望,能够激发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容光焕发”来形容那些经过一段时间休息或改变生活方式后,看起来更加健康和充满活力的人。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晨曦初照,容光洒满大地,每一寸土地都沐浴在希望的光辉中。”
视觉上,“容光”让人联想到清晨的阳光照在脸上,温暖而明亮;听觉上,可能是鸟儿的歌唱,或是轻快的音乐,传递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radiant”或“glowing”,它们也用来形容人看起来光彩照人,但在文化内涵和使用情境上可能有所不同。
“容光”这个词不仅描述了人的外在光彩,更深层次地反映了人的内在状态和精神面貌。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使我们的语言更加生动和富有情感。
1.
【容】
(会意兼形声。小徐本“从宀,谷(gǔ)。”大徐本看作会意。“宀”是房屋,“谷”是空虚的山洼,都有盛受的意思。本义:容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容,盛也。 、 《易·师》-君子以容民畜众。 、 《汉书·五行志》-言宽大包容。 、 《荀子·解蔽》-故曰心容。 、 《史记·乐书》-广则容奸。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可容一人居。
【组词】
容隐、 容足、 容接、 容盛、 容民、 容民畜众、 容畜、 容受、 容放
2.
【光】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火,在人上”。本义:光芒,光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光,明也。 、 《释名·释天》-光,晃也,晃晃然也。亦言广也,所照广远也。 、 《楚辞·九歌·云中君》-与日月兮齐光。 、 《淮南子·俶真》-能游冥冥者与日月同光。 、 《淮南子·本经》-日月淑清而扬光。 、 《易·观》-国之光。 、 《诗·小雅·庭燎》-夜未央,庭燎之光。 、 《史记·屈原列传》-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 《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光远而自他有耀者也。 、 《国语·晋语》-光明之耀也。 、 《孟子》-容光必照焉。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 清·邵长蘅《阎典史传》-有红光一缕起土桥,直射城西。
【组词】
阳光;灯光;反光、 色光、 晨光、 曙光、 光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