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8:35: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8:35:40
“妙舞清歌”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美妙的舞蹈和清澈的歌声。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表演艺术的高超和美妙,或者用来赞美某人的艺术才华。
在文学作品中,“妙舞清歌”常用来描绘宫廷或宴会上的艺术表演,如诗词中描述的“宫廷夜宴,妙舞清歌,令人陶醉”。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这个成语来赞美某人的歌唱或舞蹈技巧,例如:“她的歌声真是妙舞清歌,让人难以忘怀。”在专业领域,如音乐和舞蹈评论中,这个成语也常被用来评价表演者的艺术水平。
同义词:
反义词:
“妙舞清歌”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显然是由“妙舞”和“清歌”两个词组合而成。在古代文学中,这两个词经常单独使用,后来逐渐结合成一个成语,用以形容艺术表演的高雅和美妙。
在**传统文化中,歌舞艺术一直被视为高雅的文化表现形式。因此,“妙舞清歌”这个成语在赞美艺术表演时,也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这个成语给人以美的享受和艺术的愉悦感。它让人联想到优雅的舞蹈和悦耳的歌声,激发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在观看一场精彩的舞蹈表演时,我曾用“妙舞清歌”来形容表演者的艺术才华,这个成语恰如其分地表达了我的赞赏之情。
在创作一首诗时,我可以这样使用:“月下花前,妙舞清歌,一曲长歌,梦回唐朝。”
想象一幅画面:月光下的花园,一位舞者在轻盈地旋转,伴随着清澈的歌声,这样的场景无疑会给人以视觉和听觉上的双重享受。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graceful dance and melodious song”,虽然不如“妙舞清歌”那样简洁和富有诗意,但也传达了相似的美感和艺术价值。
“妙舞清歌”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汉语的表达方式,也体现了对艺术美的追求和赞美。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成语能够提升语言的韵味和表达的深度。
谁料久参差,愁绪暗萦丝,想应妙舞清歌罢,又还对秋色嗟咨。
别了浓妆艳裹,拜辞了~。
1.
【妙】
(会意兼形声。从女,从少,少亦声。美妙少女。本义:美,好)。
同本义。
【引证】
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尽所历妙。
【组词】
天镜之句为妙;妙巧、 妙香、 妙丽、 妙观、 妙引、 妙色
2.
【舞】
(形声。从舛(chuǎn),两足相背。古舞字象人执牛尾而舞之形。本义:舞蹈)。
同本义。
【引证】
《礼记·乐记》-舞,动其容也。 、 蔡邕《月令章句》-乐容曰舞
【组词】
舞旋、 舞判、 芭蕾舞;歌舞、 舞局、 舞咏、 舞头、 舞天、 舞妓、 集体舞
3.
【清】
(形声。从水,青声。“青”,碧绿透彻,也有表意作用。本义:水清)。
同本义。与“浊”相对。
【引证】
《孟子》-沧浪之水清兮。 、 《诗·魏风·伐檀》-河水清且涟猗。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举身赴清池。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临清流而赋诗。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发之欲其清。 、 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水尤清冽。
【组词】
清直、 清波、 清泚、 清涟、 清活活、 清照、 清悠悠、 清深、 清酤、 清雨、 清英、 清茗
4.
【歌】
(形声。从欠,哥声。从“欠”,表示与口有关系。本义: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歌,咏也。 、 《说文系传》-歌者,长引其声以诵之也。 、 《易·离》-不鼓缶而歌。 、 《虞书》-歌永言。 、 《礼记·乐记》-歌咏其声也,长言也。 、 《诗·魏风·园有桃》传-曲合乐曰歌,徒歌曰谣。 、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昔者,舜鼓五弦,歌《南风》之诗而天下治。 、 《论语·微子》-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 、 《战国策·齐策》-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 、 清·黄宗羲《柳敬亭传》-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
【组词】
对歌、 高歌、 歌吹、 歌鼓、 歌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