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1:19: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1:19:50
“北朝”是指*历史上南北朝时期位于北方的五个朝代的总称,这五个朝代分别是: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这一时期大约从公元4世纪末到世纪末,是**历史上一个多民族融合、政治分裂的时期。
在文学中,“北朝”常被用来指代这一历史时期的文化、艺术和政治特征。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更多地被历史爱好者或学者提及,用以讨论相关的历史**或人物。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考古学中,“北朝”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涉及政治制度、社会结构、文化交流等多个方面。
同义词:北魏、北齐、北周等具体朝代名称。 反义词:南朝,指同时期位于南方的四个朝代:宋、齐、梁、陈。
“北朝”一词源于历史上的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由于政治分裂,分为南北两个政权。随着时间的推移,“北朝”成为指代北方五个朝代的通用词汇。
北朝时期,北方民族如鲜卑族与**的融合,促进了文化的多元发展。这一时期的社会背景复杂,政治斗争频繁,但也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创新。
提到“北朝”,可能会联想到历史的沧桑、民族的融合以及文化的多样性。这一时期的历史故事和人物常常带有悲剧色彩,给人以深刻的情感体验。
在学*和研究历史时,“北朝”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通过深入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可以更好地理解文化的多元性和历史的连续性。
在创作历史小说或剧本时,可以将“北朝”作为背景,描绘那个时代的政治斗争、文化交流和人物命运,以此展现历史的魅力。
通过观看北朝时期的文物展览或历史纪录片,可以获得关于这一时期的视觉和听觉体验,加深对这一历史时期的理解。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北朝”这一概念的词汇,但可以通过比较不同文化中的分裂时期,来理解“北朝”在历史和文化上的独特性。
“北朝”作为一个历史词汇,不仅代表了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也反映了文化的多样性和历史的复杂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北朝”的背景和意义,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历史和文化。
1.
【北】
方位名。与“南”相对。
【引证】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人坐立皆面明背暗,故以背为南北之北。 、 《老子》。王力按,山北为阴,山南为阳,老子的话等于说万物负背而抱南。-万物负阴而抱阳。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然则北通巫峡。 、 宋·苏轼《石钟山记》-南声函胡,北音清越。 、 《史记·项羽本纪》-沛公北向坐。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又北向。
【组词】
正北;西北;东北;北邙、 北闱(清代在顺天(今北京)的乡试称“北闱”,在江宁(今南京)的乡试称“南闱”、 北里、 北阙、 北鄙、 北雍、 北邙乡女、 北津
败逃的军队。
【引证】
《战国策·燕策一》-燕兵独追北,入至临淄。
2.
【朝】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下为“莽”字,中间为“日”,“月”。表明太阳已从草丛升起,月亮还未落,是早晨。本义:指日出到早餐时,泛指早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朝,旦也。 、 《尔雅·释诂》-朝,早也。 、 《书·无逸》-自朝至于日中。 、 《礼记·祭义》。注:“朝,日出时也。”-周人祭日以朝及誾。 、 《诗·商颂·那》-温恭朝夕,执事有恪。 、 《水经注·江水》-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 《乐府诗集·长歌行》-朝露待日晞。 、 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朝雨浥轻尘。 、 唐·杜牧《阿房宫赋》-朝歌夜弦。(弦:弹琴。)
【组词】
朝雉徒歌、 朝趁暮食、 朝上;朝夕乌、 朝夕相处、 朝日、 朝旦;朝不及夕、 朝升暮合、 朝成暮遍、 朝成暮毁、 朝夷暮跖、 朝欢暮乐、 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