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9:12: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9:12:35
“义地”这个词汇在中文里通常指的是用于公益目的的土地,比如用于建设学校、医院、公园等公共设施的土地。它强调的是土地的用途是为了公共利益而非私人利益。
在文学作品中,“义地”可能被用来象征社会的进步或某个时代的公共精神。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涉及土地规划、城市发展或公共政策的专业讨论中,它是一个重要的术语。
同义词“公益用地”和“公共用地”都强调土地的公共性质,但“义地”更侧重于其用途的公益性和社会价值。反义词“私地”和“私人用地”则强调土地的私有性质和私人利益。
“义地”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由“义”和“地”两个字组成。其中,“义”字在中文中有多重含义,包括正义、义务等,而“地”字则指土地。这个词汇的历史演变相对稳定,主要用于描述土地的用途和性质。
在**,土地政策和土地使用一直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因此,“义地”这个词汇在政策讨论和城市规划中占有重要位置,反映了社会对公共利益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
“义地”这个词汇给人以正面的情感反应,因为它关联到公共利益和社会福祉。它可能让人联想到绿色空间、教育设施和健康服务等积极的社会元素。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参与过一个社区项目,旨在将一块废弃的土地转变为义地,用于建设一个社区花园。这个经历让我深刻理解了“义地”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和价值。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义地”:
在这片义地上, 花朵与孩子们共舞, 绿意盎然,希望无限。
想象一片广阔的绿地,孩子们在玩耍,鸟儿在歌唱。这样的场景可以很好地代表“义地”的视觉和听觉联想,传达出和谐与宁静的感觉。
在英语中,“义地”可以对应为“public land”或“community land”,但这些词汇在英语中可能没有“义地”在中文中那样强烈的公益和社会价值含义。
“义地”这个词汇在中文中具有特定的社会和文化含义,强调土地的公共用途和公益性质。它在政策讨论、城市规划和社区发展中占有重要位置,是一个反映社会价值观和公共利益的词汇。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义地”这个词汇,有助于我更准确地传达关于土地使用和社会发展的观点。
1.
【义】
(会意。从我,从羊。“我”是兵器,又表仪仗;“羊”表祭牲。本义:正义;合宜的道德、行为或道理)。
同本义。
【引证】
《墨子·公输》-义固不杀人。 、 、 《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 诸葛亮《出师表》-引喻失义。 、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度义而后动。 、 宋·苏洵《六国论》-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义,坚持正义。)
【组词】
丈义、 义断恩绝、 义不容辞
2.
【地】
(形声。从土,也声。本义:大地)。
同本义,与“天”相对。
【引证】
《春秋·元命苞》-立字士力于一者为地。 、 《尔雅·释地》-土乙力为地。 、 《管子·形势解》-地生养万物。
【组词】
落地;天地;地角、 地宫、 地府、 地脉、 地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