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1:27: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1:27:33
毁形: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破坏或改变某物的形状或外观。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它可以指任何形式的物理或象征性的破坏,导致物体或概念的原有形态被改变或丧失。
“毁形”这个词汇在中文中历史悠久,其构成由“毁”和“形”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文献中,“毁”常指破坏,而“形”指形状或外观。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涵盖了更广泛的破坏和改变的概念。
在某些文化中,“毁形”可能与失去身份或尊严有关,特别是在涉及到身体完整性的社会中。例如,在某些文化中,面部毁形可能被视为极大的不幸或耻辱。
“毁形”这个词汇通常带有负面情感,因为它涉及到破坏和失去。它可能让人联想到痛苦、损失和不可逆转的改变。
在个人生活中,“毁形”可能与个人物品的损坏有关,如手机、汽车等,也可能与个人经历中的重大变故有关,如事故、疾病等。
在诗歌中,“毁形”可以用来比喻时间的流逝和青春的消逝:
岁月如刀,毁形无声, 青春的容颜,渐行渐远。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被毁坏的建筑或一个面部受伤的人,这样的图像会引发对“毁形”的直观理解。听觉上,可能联想到破碎的声音或哀伤的音乐。
在英语中,“毁形”可以对应为“disfigure”或“deform”,这些词汇在英语文化中也有类似的负面含义和使用场景。
“毁形”这个词汇在语言中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它不仅描述了物理上的破坏,也反映了人们对完整性和美的追求。在学习语言和表达时,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传达复杂的情感和概念。
1.
【毁】
(形声。从“土”,表示与瓦器有关。本义:瓦器缺损)。
毁坏;破坏。
【引证】
《列子·汤问》-毁山一毛。 、 《论语·季氏》-毁于椟中。 、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毁其盆。 、 《说文》。段注:“缺者,器破也,因为凡破之称。”-毁,缺也。 、 《小尔雅·广言》-毁,坏也。 、 《孝经·开宗明义》-不敢毁伤。 、 《易·说卦传》-兑为毁折。 、 《春秋·文公十六年》-毁泉台。 、 《左传·文公十八年》-毁信废忠。 、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何如?” 、 《孙子·谋攻》-毁人之国,而非久也。
【组词】
毁弃、 毁节、 毁车杀马、 毁夷
2.
【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形,象形也。 、 《庄子·天地》-物成生理谓之形。 、 《易·屯》-雷雨之动满形。 、 《礼记·乐记》-在天成象,在地成形。 、 《孟子》-形色天性也。 、 《史记·太史公自序》-形者,生之具也。 、 《列子·说符》-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 、 《后汉书·张衡传》-形似酒尊。 、 、 《聊斋志异·促织》-形若土狗。 、 明·魏学洢《核舟记》-因势象形。
【组词】
形物、 条形;线形;方形;圆形;球形;梯形;三角形;正方形;多角形;多边形;口形;体形
形体,实体。
【引证】
三国魏·邯郸淳《笑林》-可以隐形。 、 唐·刘禹锡《陋室铭》-无案牍之劳形。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山岳潜形。 、 蔡元培《图画》-钩勒形廓。
【组词】
形寂、 形响、 形解、 有形;无形;整形;形生、 形性、 形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