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6:32: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6:32:28
却待 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却”和“待”。在现代汉语中,“却”通常表示转折或否定,而“待”表示等待或准备。结合起来,“却待”在某些语境中可以理解为“正要等待”或“正准备等待”,强调一种即将发生的等待状态。
“却待”的词源较为传统,源自古代汉语,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但在某些文学作品或正式文体中仍可见其身影。
在**传统文化中,等待往往带有一定的哲学意味,如“等待时机”或“耐心等待”。因此,“却待”在某些语境下可能承载着这种文化内涵。
“却待”给人一种期待和准备的感觉,可能让人联想到静谧的等待场景,如夜晚等待星空的降临,或是清晨等待日出的到来。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曾在某个重要的日子或**前,有过“却待”的心情,如等待高考成绩公布的那一刻。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月光洒满小径,我却待着你的脚步声,穿越这寂静的夜。”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窗前,外面是静谧的夜晚,星星点点。音乐上,可以选择一些轻柔的钢琴曲,如德彪西的《月光》。
在英语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用“about to wait”或“preparing to wait”来表达类似的意思。
“却待”是一个富有文学色彩的词汇,虽然在日常口语中不常见,但在特定的语境和文体中,它能有效地传达一种即将等待的状态和情感。在学*汉语时,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语言表达的层次和深度。
1.
【却】
(形声。本作“却”,俗字作“却”。从卩,谷(què)声。卩(jié),象人下跪的样子,即腿骨节屈曲的样子。从“卩”与脚的活动有关。本义: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退也”。-却,节欲也。 、 《考工记·梓人》-却行仄行。 、 《庄子·人间世》-吾行却曲。 、 《战国策·秦策》-怒战栗而却。 、 《仪礼·既夕礼》-却下而载之。 、 《楚辞·愍命》-却骐骥以转运兮。 、 《史记·魏公子列传》-北救赵而却秦。 、 、 《史记·廉颇蔺相列传》-持璧却立。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曳笏却立。
【组词】
退却、 却走、 却还、 却避、 却归、 却略、 却去、 却生、 却立
2. 【待】 [口语]暂时停留,逗留,迟延 [口语]无目的地消磨时间或在某处逗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