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27: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27:48
词汇“块儿”在中文里通常指一个较大的、固体物质的片段或部分。它可以用来描述物体的大小、形状或结构。在口语中,“块儿”有时也用来形容某物很大或很重。
“块儿”源自古代汉语,最初用来描述物体的形状和大小。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范围逐渐扩大,现在已成为日常口语中常用的词汇。
在文化中,“块儿”常与食物相关联,如“块儿肉”、“块儿糖”,反映了人对食物的具体描述*惯。
“块儿”给人一种实在、具体的感觉,常与坚固、大块的物质联系在一起,有时也带有一定的重量感。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使用“块儿”来描述食物或材料的大小,如在超市购买食材时会说“我要一块儿牛肉”。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月光洒在湖面上,形成了一块儿银色的绸缎。”
在英语中,“块儿”可以对应为“chunk”,在描述物体大小和形状时也有类似的使用。
“块儿”是一个非常实用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物体的物理属性,还丰富了语言的表达。在学*和使用中,我发现它能够帮助我更准确地传达信息,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具体性。
1.
【块】
(形声。从土,鬼声。字本作“凷”,是个会意字,表示土块装在筐器之中。后来写作“塊”,变成了形声字,现在简化为“块”。本义:土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张舜徽注:“凵象盛土之器,而土在其中也。”-凷,墣也。从土,一屈象形。 、 《一切经音义》引《说文》-凷,坚土也。 、 《仪礼·丧服传》。释文:“土也。”-寝苫枕块。 、 《庄子·齐物论》-大块噫气。 、 《文选 ·张华诗》。注:“谓地也。”-大块禀群生。 、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石块丛起则历。
【组词】
块阜、 块苏、 块山
2.
【儿】
(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人”字,上面象小儿张口哭笑。“儿”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儿”的字大都与“人”有关。本义:幼儿。古时男称儿,女称婴,后来孩童都称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儿,孺子也。 、 《老子》第九章-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 《史记·循吏列传》-老人儿啼。 、 《苍颉篇》-男曰儿,女曰婴。 、 《列子·汤问》-见两小儿辩斗。
【组词】
儿女子、 儿剧、 儿话、 儿撬、 儿拜、 儿啼、 儿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