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19 06:14: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19 06:14:05
“披沙拣金”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拨开沙子来挑选金子。这个成语比喻从大量的材料或事物中挑选出精华或有价值的部分。
“披沙拣金”这个成语最早见于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赤壁赋》:“披沙拣金,往往见宝。”后来逐渐被广泛使用,成为汉语中常用的成语之一。
在文化中,这个成语强调了在众多事物中挑选出精华的重要性,反映了人重视精挑细选和精益求精的价值观。
这个成语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联想到勤奋、细致和智慧。它鼓励人们在面对复杂或庞大的事物时,要有耐心和智慧去发现其中的价值。
在学*和工作中,我经常需要从大量的资料中挑选出有用的信息,这时“披沙拣金”这个成语就非常有启发性,提醒我要有选择性地吸收和利用信息。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岁月如沙,我在其中披沙拣金,拾起那些闪光的记忆。”
想象一个人在沙滩上仔细地拨开沙子,寻找金子的画面,这个过程充满了耐心和期待。音乐上,可以选择一些轻柔而富有节奏感的音乐,来配合这种细致的寻找过程。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eparate the wheat from the chaff”,意思是把小麦从糠皮中分离出来,比喻从众多事物中区分出有价值的部分。
“披沙拣金”这个成语不仅在汉语中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且在实际应用中也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复杂或庞大的事物时,要有选择性地发现和利用其中的价值,这对于个人的学*和成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然则历考前史,征诸直词,虽古人糟粕,真伪相乱,而披沙拣金,有时获宝。
~,所获甚尠。
1.
【披】
(形声。从手,皮声。本义:引柩帛) 古夹具。即用在柩车两旁牵挽的帛。
【引证】
《说文》-披,从旁持曰披。 、 《礼记·檀弓》。注:“披,柩行夹引棺者。”-设披周也。 、 《周礼·司士》。注:“柩车行所以披持棺者,有纽以结之,谓之戴。”-执披。 、 《仪礼·士丧礼》-执披者旁四人。 、 《仪礼·既夕礼》-设披。
分开;裂开。
【引证】
《左传·成公十八年》。注:“犹分也。”-而披其地。 、 《左传·昭公五年》。注:“析也。”-又披其邑。 、 《史记·魏其安侯传》。正义:分析也。”-不折必披。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
【组词】
竹竿披了;披磔、 披砍、 披榛
2. 【沙】
3.
【拣】
(形声。从手,柬声。“柬”亦兼表字义。本义:挑选,选择)。
同本义。
【引证】
《广雅》-揀,择也。
【组词】
拣人、 拣换、 拣口儿、 拣发、 拣有头发的抓
4.
【金】
(会意。金文字形。从人(表示覆盖),从土,从二。从“土”,表示藏在地下;从“二”,表示藏在地下的矿物。本义:金属)。
金属的通称或金属总名。
【引证】
《说文》-金,五色金也。黄为之长。久埋不生衣,百錬不轻,从革不违,西方之行,生于土,从土左右。注:象金在土中形。 、 《尔雅·释地》-西南之美者,有华山之金石焉。 、 《易·妒》-系于金柅。 、 《书·禹贡》。注:“铜三色也。”-惟金三品。 、 唐·李朝威《柳毅传》-项掣金锁。
【组词】
五金、 白金、 金背、 金钥、 金荷、 金铺、 金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