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5:14: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5:14:08
恶戾(è lì)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恶劣、凶暴或不讲理的行为。它通常用来形容人的性格或行为具有极端的负面特征,如残忍、暴戾、不讲道理等。
在文学作品中,恶戾常用来描绘反面角色或描述恶劣的社会环境。在口语中,它可能被用来批评某人的行为或性格。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社会学,恶戾可能被用来描述某些反社会行为或心理状态。
恶戾的词源较为古老,源自古代汉语,其含义在历史演变中保持了相对的稳定性。在古代文献中,如《左传》等,已有使用恶戾的记录。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恶戾通常被视为负面品质,与儒家倡导的仁爱、和谐相悖。在现代社会,恶戾的行为往往受到法律和道德的谴责。
恶戾一词往往引发负面情感,如恐惧、厌恶和不安。它可能让人联想到暴力、冲突和不公正的社会现象。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表现出恶戾行为的人,可能会选择保持距离或寻求帮助,以避免潜在的危险。
在诗歌中,恶戾可以用来描绘黑暗的意象:
夜幕低垂,恶戾之气弥漫,
星辰隐匿,恐惧在心头盘旋。
恶戾可能让人联想到黑暗、暴风雨或恐怖电影中的场景,带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
在英语中,恶戾可以对应词汇如“malevolent”或“vicious”,它们在描述负面行为和性格时具有相似的含义。
恶戾是一个强有力的词汇,用于描述极端的负面行为和性格。它在文学、口语和专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表达和理解复杂的情感和社会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