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2:53: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2:53:53
旗亭:字面意思是指悬挂旗帜的亭子。在古代,旗亭通常是指设在道路旁边,用于悬挂旗帜以示标志或警示的亭子。在现代汉语中,这个词较少使用,但在文学作品或历史文献中仍可见到。
旗亭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旗”指的是旗帜,“亭”则是指亭子或小建筑物。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使用频率逐渐减少,但在文学和历史文献中仍保留其原有的意义。
在**古代,旗亭常用于军事或交通标志,具有重要的实用功能。在文化上,旗亭也常被赋予象征意义,如象征权威、警示或纪念。
旗亭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古朴、庄严的情感色彩,让人联想到古代的边塞风光、战争场景或历史遗迹。
在参观古代遗址时,我曾见过一些保存完好的旗亭,它们静静地矗立在古道旁,让人不禁想象古时的繁华与喧嚣。
在诗歌中,可以将旗亭作为意象,如:
古道旗亭,风卷残云,
岁月如歌,往事如烟。
想象一座古老的旗亭,周围是苍茫的草原或沙漠,风中飘扬的旗帜发出猎猎声响,这样的场景往往能激发深沉的历史感和苍凉的美感。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建筑可能被称为“标志塔”或“信号亭”,但其具体形式和功能可能有所不同。
旗亭作为一个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使用较少,但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意义。通过对旗亭的学*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的社会结构和文化传统,同时也能够欣赏到文学作品中对这一意象的巧妙运用。
1.
【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旗,熊旗五游,以象罚星,士卒以为期。 、 《广雅》-熊虎曰旗。 、 《周礼·春官》-师都建旗。 、 《周礼·司常》-熊虎为旗及国之大阅。 、 《曹刿论战》-望其旗靡。
泛指各种旗帜。
【引证】
贾谊《过秦论》-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 《礼记·月令》-以为旗章。 、 《管子·兵法》-旗所以立兵也,所以利兵也,所以偃兵也。
【组词】
旗纛、 旗牌、 旗鼓、 旗头、 旗麾
2.
【亭】
(象形。战国文字字形,其中“T”象矗立的亭柱。小篆以为从高省,丁声。本义:古代设在路旁的公房,供旅客停宿)。
同本义。后指驿亭。
【引证】
《说文》-亭,人所安定也。亭有楼。 、 《一切经音义经》-汉家因秦十里一亭。亭,留也。 、 《释名·释宫释》-亭,停也,亦人所停集也。 、 《汉书·高祖纪》-为泗上亭长。 、 晋·干宝《搜神记》-安阳城南有一亭,夜不可宿,宿辄杀人。 、 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组词】
亭邮、 亭民、 亭寺、 亭舍、 亭传、 亭置、 亭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