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5:47: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5:47:28
词汇“外命夫”在中文语境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源自古代汉语,但在现代汉语中几乎不再使用。为了深入学*和分析这个词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外命夫”字面意思是指在外任职的官员或官员的丈夫。其中,“外命”指的是在外任职的命令或职位,“夫”则是指丈夫或男性官员。
在古代**,官员往往需要离开家乡到外地任职,因此“外命夫”可能指的是那些因公职而离开家庭的男性。在文学作品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描述官员的艰辛或家庭分离的情感。
“外命夫”可能源自古代官制,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逐渐被更现代的表达方式所取代,如“外派官员”或“驻外官员”。
在古代**,官员的任职往往需要离开家乡,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官僚体系和家庭结构。这个词汇可能承载了关于忠诚、牺牲和家庭分离的文化意义。
对于现代人来说,“外命夫”可能引发对古代官员生活的想象,以及对家庭分离和忠诚的思考。
由于这个词汇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个人应用可能更多体现在历史研究或文学创作中。
在诗歌或故事中,可以使用“外命夫”来描绘一个古代官员的孤独旅程或对家庭的思念。
结合古代官员的画像或相关历史场景的图片,可以更好地理解“外命夫”的视觉联想。听觉上,可能联想到古代的官场音乐或官员出行的声音。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存在类似的词汇或概念,如罗马帝国的“proconsul”(行省总督),他们也是离开家乡到外地任职的官员。
“外命夫”作为一个古代汉语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反映了古代**的官制和文化。了解这个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和文化背景,并在文学和历史研究中发挥作用。
1.
【外】
(会意。从夕,从卜。通常在白天占卜,如在夜里占卜,表明边疆(外)有事。又有人说,因为要在外过夜,故要卜问吉凶。本义:外面;外部)。
同本义。与“内”或“里”相对。
【引证】
《说文》-外,远也。 、 《礼记·曲礼》-凡卜筮日旬之外曰远。 、 《周礼·考工记·梓人》-外骨内骨。 、 唐·白居易《卖炭翁》-夜来城外一尺雪。 、 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 、 宋·周敦颐《爱莲说》-中通外直。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身外即战场。
【组词】
外户、 外祟、 外槨、 外好里枒槎、 外藩、 外廓、 外见、 外求、 外舍
2.
【命】
(会意。从口从令。表示用口发布命令。本义:指派;发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朱骏声按:“在事为令,在言为命,散文则通,对文则别。令当训使也,命当训发号也。”-命,使也。 、 汉·蔡邕《独断》-出君下臣名曰命。 、 《贾子·礼容》-语下命者,制令也。 、 《文选·闲居赋序》注-凡尊者之言曰命。 、 《诗·大雅·卷阿》-维君子命。 、 《仪礼·燕礼》-某固辞不得命。 、 《吕氏春秋·孟春纪》。注:“命,令也。”-命田舍东郊。 、 《列子·汤问》-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令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 、 清·周容《芋老人传》-命妪煮芋。 、 白居易《琵琶行序》-遂命酒,使快弹数曲。
【组词】
命酌、 命席、 命酒、 命乐、 命官、 命材、 命事、 命使、 命将、 命相、 命讨、 命教
3.
【夫】
那,那个,那些 ——表示远指。
【引证】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这,这个,这些 ——表示近指。
【引证】
《论语·先进》-夫人不言,言必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