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2:04: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2:04:31
外合里差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外表看起来很好,但实际上内部存在问题或差异。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事物表面光鲜,内里却有缺陷或不一致的情况。
在文学作品中,外合里差 常用来讽刺或揭示某些人物或事物的虚伪性。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某人的行为或某物的质量,指出其表面与实际的不符。在专业领域,如建筑或产品设计,这个成语可能用来批评设计或制造上的缺陷。
外合里差 这个成语源自**古代,具体出处不详,但在明清小说中常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不仅限于文学作品,也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专业领域。
在文化中,外合里差** 反映了人们对于真实与表象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在社会交往中,这个成语提醒人们不要被表面的光鲜所迷惑,而应深入了解事物的本质。
这个成语带有一种批判和揭露的情感色彩,让人联想到那些表面光鲜、实则问题重重的事物或人物。在使用时,可以增强表达的深度和批判性。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些产品广告宣传得天花乱坠,但实际使用体验却是外合里差,这让我更加警惕广告中的夸大宣传。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外表华丽如春日花朵,
内里却藏着冬日的寒冷。
外合里差,虚幻的美丽,
揭开面纱,真相令人心寒。
视觉上,外合里差 可能让人联想到那些外表光鲜、内部破败的建筑或物品。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揭露真相时的那种震撼或失望的声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all that glitters is not gold",意指外表闪耀的不一定是真金,与外合里差有相似的含义。
外合里差 这个成语在汉语中是一个非常有力的表达工具,它不仅揭示了表象与本质之间的差异,也提醒我们在评价事物时要深入其内部。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丰富性和表达的深度。
你说你恁行动,两头戳舌献勤,出尖儿,外合里差。
1.
【外】
(会意。从夕,从卜。通常在白天占卜,如在夜里占卜,表明边疆(外)有事。又有人说,因为要在外过夜,故要卜问吉凶。本义:外面;外部)。
同本义。与“内”或“里”相对。
【引证】
《说文》-外,远也。 、 《礼记·曲礼》-凡卜筮日旬之外曰远。 、 《周礼·考工记·梓人》-外骨内骨。 、 唐·白居易《卖炭翁》-夜来城外一尺雪。 、 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 、 宋·周敦颐《爱莲说》-中通外直。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身外即战场。
【组词】
外户、 外祟、 外槨、 外好里枒槎、 外藩、 外廓、 外见、 外求、 外舍
2.
【合】
(会意。从亼(jí),三面合闭,从口。本义:闭合,合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合,合口也。 、 《庄子·秋水》-公孙龙口呿而不合。
3.
【里】
(会意。从衣,里声。本义:衣服的里层)。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衣外曰表。-裏,衣内也。 、 《谷梁传·宣公九年》注-襦在裏也。 、 《诗·小雅·小弁》-不罹于裏。 、 《诗·邶风·绿衣》-绿衣黄里。
【组词】
里衣、 里外发烧
4.
【差】
限度;界限。
【引证】
《后汉书》-轻用人力,缮修宫宇,出入无节,喜怒过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