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7:08: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7:08:21
“样儿”是一个汉语词汇,通常用来指代某物的外观、形式或风格。它可以用来描述人或物的具体形态,也可以泛指某种特定的模式或方式。
“样儿”源自古代汉语,最初指代事物的模型或样本。随着语言的发展,其含义逐渐扩展,涵盖了更广泛的外观和风格概念。
在**文化中,“样儿”常与面子文化相关联,即一个人的外在表现和行为方式被认为反映了其社会地位和教养。
“样儿”这个词常带有一种评价的意味,可以引起正面的赞赏(如“有样儿”)或负面的批评(如“没样儿”)。
在日常生活中,我常用“样儿”来形容一个人的着装或行为,如“他今天穿得很正式,很有样儿。”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春风拂面,柳枝轻摆,一派生机盎然的样儿。”
看到“样儿”这个词,我可能会联想到一幅画面:一个人穿着整洁,举止优雅,给人一种良好的视觉印象。
在英语中,“样儿”可以对应到“appearance”或“style”,但“样儿”更强调外在的形式和风格。
“样儿”是一个非常实用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事物的外观,还蕴含了一定的社会和文化意义。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它帮助我更准确地传达对人和事物的评价和感受。
1.
【样】
(形声。从木,羕(yàng)声。本义:栩实,字亦作橡)。
假借为“像”。式样。
【引证】
唐·白居易《缭绫》-去年中使宣口敕,天上取样人间织。
【组词】
样银、 样儿、 样子间、 样米、 样物、 样度、 样当、 样制、 样钱
2.
【儿】
(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人”字,上面象小儿张口哭笑。“儿”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儿”的字大都与“人”有关。本义:幼儿。古时男称儿,女称婴,后来孩童都称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儿,孺子也。 、 《老子》第九章-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 《史记·循吏列传》-老人儿啼。 、 《苍颉篇》-男曰儿,女曰婴。 、 《列子·汤问》-见两小儿辩斗。
【组词】
儿女子、 儿剧、 儿话、 儿撬、 儿拜、 儿啼、 儿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