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22: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22:29
忘怀:指忘记、不再记得某人或某事。这个词汇通常带有一定的情感色彩,暗示着对某事物的深刻记忆或重要性。
“忘怀”一词源自古代汉语,由“忘”和“怀”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文献中,“忘”表示忘记,“怀”则有怀抱、怀念之意。随着时间的推移,“忘怀”逐渐演变成表示忘记某人或某事的复合词。
在东方文化中,“忘怀”常常与放下过去、向前看的生活哲学相联系。在西方文化中,遗忘有时被视为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帮助人们处理创伤和痛苦。
“忘怀”这个词带有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无奈,让人联想到时间的流逝和记忆的脆弱。它提醒我们珍惜当下,因为有些记忆终将随风而逝。
在生活中,我曾试图忘怀一段失败的感情经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意识到那些经历也塑造了现在的我,让我更加坚强和成熟。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忘怀”:
在岁月的长河里,
我试图忘怀你的温柔,
但每一次星光闪烁,
你的影子依旧在我心中徘徊。
在英语中,“forget”是“忘怀”的对应词汇,但在表达上可能没有那么多的情感色彩。在其他语言中,如法语的“oublier”或西班牙语的“olvidar”,也都有类似的含义。
“忘怀”这个词在语言中承载了丰富的情感和哲学意义。它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动词,更是一种对时间、记忆和人生经历的深刻反思。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忘怀”这个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复杂的情感和思想。
1.
【忘】
(会意兼形声。从心,从亡,亡亦声。本义:忘记,不记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忘,不识也。 、 《诗·郑风·有女同车》-德音不忘。 、 《列子·周穆王》。释文:“不记事也。”-中年病忘。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忘路之远近。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宠辱偕忘。 、 诸葛亮《出师表》-忘身于外。
【组词】
忘魂、 忘昏、 忘反、 忘年、 忘味、 忘食、 忘却、 忘生舍死、 忘先
2.
【怀】
(形声。从心,褱声。本义:想念,怀念)。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怀,思念也。 、 《诗·周南·卷耳》-嗟我怀人。 、 、 《诗·召南·野有死麕》-有女怀人。 、 《楚辞·悲回风》-惟佳人之独怀兮。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怀良辰以孤往。 、 《后汉书·列女传》-久行怀思。 、 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而不怀仁。 、 范仲淹《岳阳楼记》-去国怀乡。(国,国都)
【组词】
怀土、 怀香、 怀慕、 怀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