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4:18: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4:18:22
词汇“坛宅”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因此我们需要从更广泛的文化和历史背景中来理解和分析这个词汇。
“坛宅”字面意思是指围绕着祭坛或神坛的住宅。在古代,坛是指用于祭祀的土台或石台,宅则是指住宅或家。因此,“坛宅”可以理解为与祭祀活动紧密相关的住宅。
在古代,坛宅可能指的是贵族或皇室成员的住所,这些住所通常设有祭坛,用于进行或仪式性的活动。在文学作品中,坛宅可能被用来象征权力、神圣或神秘。
同义词:神宅、祭宅 反义词:俗宅、民宅
“坛”字源于古代的祭祀活动,而“宅”字则与居住有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字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坛宅”这个词汇,用以指代与祭祀活动相关的住宅。
在古代,坛宅可能与皇室或贵族的住所有关,这些住所不仅是居住的地方,也是进行和政治活动的重要场所。坛宅的存在反映了古代社会对祭祀活动的重视。
提到“坛宅”,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的庄严仪式、神秘的**氛围以及权力和地位的象征。这种联想可能会激发人们对历史的兴趣和对古代文化的尊重。
由于“坛宅”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较为有限。然而,在历史研究、文化遗产保护或古代建筑复原等领域,这个词汇可能会有其特定的应用价值。
在创作中,可以将“坛宅”作为一个象征性的元素,用以构建一个充满历史和神秘感的故事背景。
想象一座古老的坛宅,可能会联想到古朴的建筑风格、静谧的庭院和悠扬的钟声。这些视觉和听觉的联想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这个词汇所蕴含的文化和历史意义。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存在类似的概念,如日本的神社和住所的结合,但具体的词汇和使用情况会有所不同。
“坛宅”这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历史信息。通过对这个词汇的学*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社会的*和居住文化,以及这些文化如何影响和塑造了现代社会。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探索和欣赏语言的多样性和深度。
1.
【坛】
(形声。从土,亶(dǎn)声。本义:土筑的高台,用于祭祀、会盟等)。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除地曰场,曰墠,于墠筑土曰坛。坛无不墠,而墠有不坛。-坛,祭坛场也。 、 《书·金縢》。马注:“坛,土堂也。”-为三坛同墠。 、 《礼记·祭法》-燔柴于泰坛祭天也。 、 《公羊传·庄公十六年》-庄公升坛。 、 《史记·陈涉世家》-为坛而盟。
【组词】
坛宇、 坛兆、 坛域、 坛户、 坛坎
2.
【宅】
(形声。从宀(mián),乇(zhé)声。本义:住所;住处)。
同本义。
【引证】
小徐本《说文》-宅,所托居也。 、 《易·象传》-上以厚,下安宅。 、 《孟子·梁惠王上》-五亩之宅。 、 汉·刘向《列女传》-便利田宅。 、 晋·陶渊明《归园田居》-方宅十余亩。 、 唐·杜甫《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 、 白居易《琵琶行》-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组词】
卜宅、 宅司、 宅券、 宅相、 宅神、 宅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