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4:50: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4:50:41
词汇“仪景”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文雅或古风的词汇。以下是对该词汇的深入学*和分析:
“仪景”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仪式的景象”或“庄严的场景”。其中,“仪”通常指仪式、礼仪,而“景”则指景象、场景。
“仪景”一词可能源自古代汉语,用于描述正式或庄重的场合。随着时间的推移,该词汇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但在某些特定的文学或学术语境中仍被保留。
在**传统文化中,仪式和礼仪占有重要地位,因此“仪景”一词反映了这种文化特点。在描述某些传统节日或庆典时,该词汇能够传达出一种庄重和神圣的氛围。
“仪景”一词给人以庄重、神圣的情感联想,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的宫廷、庙宇或重大的庆典活动。这种联想可能会激发人们对传统的尊重和对历史的敬畏。
在个人生活中,如果参与或组织某些正式的活动,如婚礼、庆典等,可能会用到“仪景”一词来描述场景的布置和氛围的营造。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晨曦初照,仪景庄严,古钟悠扬,心随风远。”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古代宫廷的朝会场景,庄严肃穆;结合音乐,可以想象一段古筝或编钟的旋律,营造出一种古典而庄重的氛围。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完全对应的词汇,但类似的概念可以用“ceremonial scene”或“ritual setting”等表达。
“仪景”一词虽然在日常语言中不常见,但在描述某些正式或庄重的场合时,能够传达出一种独特的氛围和情感。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多样性和深度。
1.
【仪】
(形声。从人,义声。本义:容止仪表)。
同本义。
【引证】
《诗·大雅》。郑玄笺:“善威仪,善颜色。”-令仪令色,小心翼翼。 、 《人物志》-心质平理,其仪安闲。
【组词】
仪状、 仪观、 仪宇、 仪缀、 仪止、 仪采、 仪相、 仪形、 仪状、 仪望、 仪干、 仪操、 仪举
2.
【景】
(形声。从日,京声。本义:日光)。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景,日光也。 、 《荀子·解蔽》-浊明外景,清明内景。 、 《尔雅》-四时和谓之景风。 、 《广雅》。按,犹日光风也。-南方景风。 、 江淹《别赋》-日出天而耀景。 、 《文选·张载·七哀诗》-朱光驰北陆,浮景忽西沈。 、 张衡《西京赋》-流景曜之韡晔。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景翳翳以将入。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至若春和景明。
【组词】
景曜、 景光、 景焕、 景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