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29 05:38: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05:38:32
词汇“仪方”在中文中并不常见,且没有明确的标准定义。根据字面意思,“仪”通常指仪式、礼仪或仪器,而“方”可以指方向、方法或方正。结合这两个字,“仪方”可能指的是某种仪式或礼仪的方式、方法,或者是某种仪器的使用方法。
由于“仪方”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太明确。可能是由“仪”和“方”两个常用字组合而成,用于特定的语境中。
在某些文化或社会背景下,“仪方”可能与传统仪式、*活动或特定社群的俗有关,强调其正式性和传统性。
由于“仪方”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经历中可能较少遇到相关的情境。如果在一个研究古代文化的项目中,可能会涉及到这个词汇。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在古老的仪方中,
星辰指引着方向,
仪式的火焰,
燃烧着千年的信仰。
由于“仪方”不是一个国际通用的词汇,其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可能不存在或不明确。
“仪方”这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在特定的语境中,如文学、专业领域或特定文化背景下,可以用来描述正式的、有组织的活动或程序。了解这个词汇有助于丰富语言表达的多样性,尤其是在涉及传统、仪式或特定仪器的讨论中。
1.
【仪】
(形声。从人,义声。本义:容止仪表)。
同本义。
【引证】
《诗·大雅》。郑玄笺:“善威仪,善颜色。”-令仪令色,小心翼翼。 、 《人物志》-心质平理,其仪安闲。
【组词】
仪状、 仪观、 仪宇、 仪缀、 仪止、 仪采、 仪相、 仪形、 仪状、 仪望、 仪干、 仪操、 仪举
2.
【方】
(象形。下从舟省,而上有竝头之象。故知并船为本义。本义:并行的两船;泛指并列;并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方,併船也。象两舟总头形。 、 《尔雅》。李注:“竝两船曰方舟。”-大夫方舟。 、 《庄子·山木》-方舟而济于河。 、 《仪礼·乡射礼》。注:“犹併也。”-不足方。 、 《国语·齐语》-方舟设泭。 、 《诗·周南·汉广》-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 《资治通鉴》-操军方连战舰,首尾相接。 、 《史记·郦食其列传》-蜀汉之粟,方船而下。
【组词】
方轨、 方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