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08: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08:01
“时兴”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某种事物或风格在某个时期内受到广泛欢迎和追捧,成为流行趋势。基本含义是指某事物在特定时间段内流行、时髦或受欢迎。
“时兴”一词源于汉语,由“时”和“兴”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时”指时间,“兴”指兴起、兴盛。随着时间的推移,“时兴”逐渐演变为描述流行趋势的词汇。
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下,“时兴”的意义和影响各异。例如,在消费主义盛行的社会中,“时兴”往往与商业营销紧密相关,成为推动消费的动力。
“时兴”一词常带有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让人联想到新鲜、活力和潮流。它影响着人们的审美和消费选择,成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听到朋友们讨论哪些东西现在很时兴,比如最新的科技产品、流行的服饰风格等。这些讨论反映了社会对时尚和潮流的关注。
诗歌: 时兴的风,吹过城市的街角, 带来了新的色彩,新的旋律。 人们在潮流中寻找自我, 在时尚的海洋里,尽情畅游。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群穿着时尚服饰的年轻人走在繁华的街道上,音乐中播放着流行的旋律,这些视觉和听觉元素共同营造出“时兴”的氛围。
在英语中,“时兴”可以对应为“trendy”或“fashionable”。这些词汇在不同文化中的使用情况相似,都用来描述当前流行的东西。
“时兴”是一个描述流行趋势的重要词汇,它在不同的语境和文化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参与社会文化的发展。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时兴”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词汇,它帮助我们把握时代的脉搏,与时俱进。
1.
【时】
(形声。从日,寺声。从“日”与时间有关。本义:季度;季节)。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时,四时也。 、 《释名》-四时,四方各一时,时,期也。 、 《左传·桓公六年》。注:“春夏秋也。”-谓其三时不害。 、 《孟子·篇叙》。注:“谓时曰支干五行相孤虚之属也。”-三时者,成岁之要时。又,天时不如地利。 、 《孟子·梁惠王上》-斧斤以时入山林。 、 《左传·闵公二年》-时事之征也。 、 《管子·山权数》-时者,所以记岁也。 、 《淮南子·天文》-四时者,天之吏也。 、 《尔雅·释天》。注:“道光照也。”-四时和谓之宝烛。 、 《书·尧典》。马注:“羲和四子掌四时。”-敬授人时。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 《左传·桓公六年》-谓其三时(指春夏秋)不害,而民和年丰也。
【组词】
时气、 时若、 时食、 时耕、 时夏、 时暑、 时景、 时禽、 时享、 时序、 时祀、 时田、 时令病、 时衣、 时芳
2.
【兴】
兴致,情趣。
【引证】
王勃《滕王阁序》-遥呤俯畅,逸兴遄飞。 、 、 宋·李清照《如梦令》-兴尽晚归舟。
【组词】
兴动、 兴兴头头、 兴头子、 兴辞、 兴会、 兴头起意、 兴子
诗歌表现手法之一。以他事引起此事叫起兴。又简称兴。
【引证】
清·洪亮吉《北江诗话一》-以及李杜元白诸大家,最多兴体。
【组词】
兴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