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7:30: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7:30:40
分期:指将一笔款项或一个整体分成若干部分,在不同的时间段内支付或完成。这个词汇通常用于金融、商业和法律领域,比如分期付款、分期偿还债务等。
分期一词源于汉语,由“分”和“期”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分”有分开、分割的意思,“期”则指时间段。随着商业和金融的发展,分期逐渐被用于描述经济活动中的时间分割。
在现代社会,分期付款成为一种常见的消费方式,尤其是在高价值商品如房产、汽车等的购买中。这种支付方式降低了消费者的即时经济压力,但也可能增加长期财务负担。
分期一词可能让人联想到责任、计划和时间管理。它既是一种便利,也可能带来压力和担忧,特别是当分期付款变成一种习惯时。
在个人生活中,分期付款帮助我购买了第一台电脑,虽然每月需要支付一定的款项,但这种分期方式让我能够在经济上承担得起。
诗歌:
岁月如分期,
一月一月偿还。
青春的贷款,
终将到期,不延期。
视觉:想象一张日历,每个月份被标记为不同的分期付款日期。 听觉:听到银行广告中提到的“轻松分期付款”。
在英语中,“分期”可以对应为“installment”或“分期付款”可以翻译为“payment in installments”。不同文化中,分期付款的普及程度和接受度可能有所不同。
分期是一个在现代社会中极为重要的词汇,它不仅涉及金融和经济活动,还与个人的时间管理和财务规划紧密相关。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对于理解现代消费文化和金融体系至关重要。
1.
【分】
所分之物,整体中的一部分。
【引证】
《孙子·谋攻》-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城之灾也。
【组词】
股分;部分;分资、 分例、 分均
分际,合适的界限。
【引证】
《水浒传》-两个正斗到分际。
【组词】
分际、 分直
2.
【期】
(形声。从月,其声。金文从日,其声。战国古文从日,丌(qí)声。日、月都有表时间的意思。本义:约会,约定)。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会者,合也,期者,邀约之意,所以为会合也。”-期,会也。 、 《易·归妹》-归妹愆期。 、 《管子·侈靡》。注:“匝一月曰期。”-若旬虚期于月津。 、 《礼记·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 《左传·昭公二十三年》-叔孙旦而立期焉。 、 《史记·留侯世家》-与老人期,后何也? 、 《世说新语·方正》-与友期行。